正文 第三三六章在对迪化的回暴军发出了这样的严厉警告之后,林凤祥和左宗棠竟然又把董福祥和祁宝相两部从迪化…

作品:《太平天国

    第三三六章在对迪化的回暴军出了这样的严厉警告之后,林凤祥和左宗棠竟然又把董福祥和祁宝相两部从迪化…

    妥明在迪化如坐针毡。

    而还在伊犁的惠远城下啃骨头的奥伦堡总督彼得罗夫斯基,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彼得罗夫斯基没想到惠远城内的扎拉芬泰居然能如此的蒸不熟煮不烂,更没有想到的是,那个该死的上帝不仅也对远道而来的他不加垂怜,还偏偏眷顾起了惠远城内这个根本就对上帝毫无敬畏之心的扎拉芬泰等人,一连数天,伊犁方圆百余里内是大雪纷飞,气温更是骤下。

    可怜的沙俄和回暴联军甭说是攻城了,他们就是想站在露天地里多呆上一会儿,那都变成了一种奢望。

    可就在这种时刻,太平红军布勒哈齐大捷的消息,又传到了惠远城外。

    很有意思的是,关于太平红军取得了布勒哈齐大捷的消息,当时流传着两种版本。

    一种是英勇的太平红军以少胜多,仅用了不足三千的铁骑,就获得了全歼沙俄及回暴联军万余人的赫赫战果。

    这就是迪化城内妥明所知道的那个版本,当然也是一个真实的版本。

    而彼得罗夫斯基所得到的版本,则就与此大有不同了。

    这也难怪,只要是经过了那接力似的人的一张张嘴演绎之后的事情,一般总是要被大量注水的。

    所以,远在千余里之外的彼得罗夫斯基所能听到的,当然也就只能是这样一种版本:

    数万的太平红军精锐铁骑,在布勒哈齐以东,把伊格纳切夫为的沙俄及回暴联军,团团围在了在一道沟。尽管伊格纳切夫等经过了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战,侥幸杀出了重围,但却在太平红军的不舍追赶下,再加上被太平红军吓破了胆的回暴军中,又出现了一些反戈一击的2心者,最终导致了伊格纳切夫等要么死在了太平红军刀枪马蹄之下,要么就是被赶下了布勒哈齐河,成为了布勒哈齐河神的永久客人。

    不仅如此,消息还称,刚刚取得布勒哈齐大捷的太平红军似乎还根本没有停歇之势,他们扬言,不日即要倾尽全力杀向伊犁,将所有的入侵者及卖国贼一举铲除。

    太平红军这次大举西进到底来了有多少人?又到底都有啥强悍之处?

    现在广为流传的是,太平红军此次进疆的大军,乃是太平天国第一号的红一方面军主力,人数至少不下百万。除去在北疆连取哈密、巴里坤、吐鲁番,并在重重围困住了迪化的同时,还能获得布勒哈齐大捷的这支势不可挡的人马之外,他们还有另外一支强悍的人马,也早已经杀进了南疆,几乎光复了和阗的全部。

    而太平红军之所以会连续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人数众多仅仅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为厉害的是,太平红军的军中还拥有着各式各样令人既瞠目结舌,又无比胆寒的凶猛神器。

    对于上述的种种民间流传,彼得罗夫斯基自然不会全相信。但是,根据他自己的一番演绎和推理之后,他已经能确定的是,太平红军此番进疆的大军总人数,绝对不会低于三五十万。当然,他同时还必须要接受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作为一支中国的军队,如今的太平红军已经远非“大清国”的那些无用的东西可比。

    一连晦气地坐在广仁城的临时总督府中,守着红旺旺的火炉子还嫌冷的彼得罗夫斯基,向着南面凝神瞅瞅惠远城的方向,心里满是无奈的纠结。

    惠远城看来是已经很难攻下了,那么,他是继续留在伊犁这里,等着跟太平红军一较高下呢,还是干脆先退后一步?

    对于留下来的这个问题,彼得罗夫斯基怎么都觉得不是那么的太靠谱。不说太平红军势头正旺,单单看看自己的这点子很是薄弱的力量,只怕也难以在真正的较量中能占到半点儿的便宜。毕竟眼下那位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的鄂木斯克后备军团,才仅有一部分的力量深入了新疆,而其主力却还都在半途之中。

    要是先退后一步呢?

    也就是把自己的鄂木斯克军团都集中至塔尔巴哈台地区,而叫那位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的鄂木斯克后备军团,全力守护伊犁河以南,天山以西的既得区域。

    在彼得罗夫斯基的心里,这后一条道,似乎更好走些。毕竟如此一来,无论是他,还是那位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考夫曼,都可以占有背靠沙皇作战的优势。既可以跟太平红军继续地打下去,又可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太平红军谈,虽然眼下是不能为他的沙皇陛下夺得更多的地盘儿了,但至少还能够为他的沙皇陛下保住最大的现有利益。

    不过,想归想,但是要真正地做起来,那还是很困难的。这倒不是因为雪太大,给他的撤军会增加多大的难度,而是这位占便宜占惯了的家伙,在心理上还需要被疏导疏导。

    当然,他的沙皇陛下离着他实在是太远太远,也根本顾不上给他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做一个心理辅导。所以,眼下能够叫这位彼得罗夫斯基心态变得正常点儿的,就只有天朝红军的铁拳了。

    正当郁闷在广仁城内的彼得罗夫斯基,进无可进,想退,却又很是不甘心之际,接连而至的两个噩耗,最终使他立即清醒了过来。

    第一件,围了迪化十余天,尽管在迪化城下铁腕惩治了马陛等五百多罪大恶极的匪,却并未对迪化认真地强攻过一次的林凤祥和左宗棠,在西线的刘昌林取得了布勒哈齐大捷之后,似乎对迪化围而不打的兴致也变得更浓了。

    十一月九日,林凤祥和左宗棠再度对迪化城内的回暴军出警告,为了确保天朝红军主力能够从迪化尽快地抽身,以便全力投入到驱逐沙俄入侵者的更伟大、更光荣的使命中去,限令城内守军十一月十二日之前,必须交出迪化城,或者主动离开迪化向天朝红军投诚。否则,一旦迪化城破,所有仍继续顽抗的守军人等不分官职大,将一律都按照卖国罪,严惩不贷。

    在对迪化的回暴军出了这样的严厉警告之后,林凤祥和左宗棠竟然又把董福祥和祁宝相两部从迪化前线撤了下来,会同刘昌林部,跨越布勒哈齐河,拿下托可多,并再下晶河。

    林凤祥和左宗棠当然没有以刘昌林所指挥的万余铁骑,要立即就去跟围困惠远城的沙俄及回暴联军硬干的意思,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只是想打造一个声势,借此来威吓那些还在惠远城下的敌人们,千万别再心存那种对惠远城锲而不舍的念头,帮那些仍在惠远城中坚持着的军民们减轻减轻负担。

    当然,林凤祥和左宗棠之所以要耽搁在迪化城下近二十天的时间,他们也有他们的苦衷,那就是要为大军的继续西进,等待大量补给的到来。

    果然,刘昌林、董福祥、祁宝相所造起来的巨大声势,立即就惊毛了彼得罗夫斯基,更吓坏了伊犁各地的那些回暴军们。

    然而,当第二个噩耗传至伊犁的时候,本就被惊毛了的彼得罗夫斯基,已经连个再细细想想的机会都不敢再给自己,身后丢下一片狼藉,急匆匆地就逃离了伊犁。

    此时的彼得罗夫斯基,果真是要去他曾经美好设想过的塔尔巴哈台,做继续地坚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