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白手起家

作品:《欲望之官途

    这周周五经过县常委会讨论研究通过,决定确立以县委书记的叶明辉为组长的东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杨永路为副组长,县上有关部门的领导为成员,全面启动了建立东新县经济开发区的工作。

    这次会议曲春江没有参加,但是根据通过做会议记录的县委办主任陈重任私下了解,这次会议进行的并不顺利,特别守于筹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正副主任的人选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好几个常委包括新调来的县委副书记王君、常务副县长贺涛以及县纪委主任侯卫国等人对人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最后还是叶明辉依靠县长杨红路的支持强行通过了人事安排,差点就要动用书记的最后决定权了。

    这样的会议结果曲春江并不感到多少意外,让两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任筹备办公室正副主任谁看起来就觉得有些黄,所以那些常委们提出不同意见很正常,看来只有像叶明辉这样官场时间不久还比较有冲劲的人敢这么做,只不过这样以来曲春江感到自己肩膀上的压力更重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常委会上的结果很快传遍了东新县官场,对于这种领导小组县上每年都要成立几个,不是书记就是县长挂帅所以也不感到多少意外。但是办公室主任竟然由县委书记的秘书担任,这给人以一个强烈的信号,县委书记的秘书要放出去独挡一面,将成为新成立的经济开发区的一把手。这两天在县委、大院许多人见了曲春江就笑着恭喜,曲秘书的成为很快被曲主任所代替,虽然这个主任至今还没有个办公的地方。

    曲春江成为县经济开发区筹备小组办公室主任,将来就是经济开发区主任那么他的另一个职位县委书记的秘书就不会在兼任。看到曲春江担任秘书一职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放出成为领导一个重要部门的大员,怎么不让那些有想法的眼红?于是这边曲春江还没有卸任,有些人已经通过各种关系找上门来,门路广后台硬了直接托人找上了叶明辉,一般人就找县委办公室陈重任,甚至有些人提着东西找上了曲春江本人,希望能够给叶书记面前说下好话。

    这件事弄得叶明辉也感到有些厌烦,自己还没决定重找秘书呢就有各种关系找上门来,只好让陈重任放出风来现在曲春江还是自己的秘书,暂时还没有换秘书的想法。这样一来果然托各种关系找门路的人少了,不过大家再一次看高了曲春江,看来这个年轻人干的实在不错,尽管马上就要外派,但是县委书记依旧给他保留这个职务,实在是县委书记身边的大红人。

    不过曲春江没想这些,他现在的心思一心一意的扑在了筹备办公室的工作上,一切都是白手起家。首先要找个办公的地方,按照原来的设想筹备办公室设在了办,但是曲春江不想这么做。一是本来办房间都比较紧张,二来自己一直在县委这边工作和那边不太熟悉,过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曲春江想单独找几间办公室。去外面租房要出房费而且和县上领导联系也不方便。曲春江想来想去还是找到了陈重任让他帮忙在县委大院找地方。

    最后陈重任在县委大院最后面一排单身宿舍找了四间没人住的房间,由于这是平房年久失修,响有点漏雨所以没人愿意住就空了下来。虽然条件是比较简陋,但是曲春江还是比较满意,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自己跑到车站旁边一个专门卖日工的劳动力市场叫了四个劳力,连同自己和路卉整整忙了一天才把四间房间打扫出来。又问陈重任要了一下旧的别的部门淘汰下来的办公室桌椅摆放在办公室里,一个初具规模的筹备办公总算成立起来。

    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按理要占一间办公室,但是房间是在太紧张于是曲春江只好决定正副主任合用一间办公室,其余三间办公室全部给其他业务科室。曲春江担心路卉不同意,实在不行那就只好委屈这个副主任和一般干部挤一个办公室,自己一个人一个办公室也落得个清闲,反正自己不可能再为副主任弄一间办公室。

    当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路卉的时候,路卉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和曲春江合用一个办公室,只不过曲春江发现路卉点头的时候原本有些冷淡的脸色突然红了红。

    “难道她担心自己有非分之想?”曲春江突然想起了去年响和路卉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曾经“偷窥”那件事,心里顿时也感到有些不那么自然起来,那种感觉至今他没有忘掉。

    到了周末,忙碌了整整一周的曲春江在家闲的没事,总不能再跑到县委办去加班,现在需要的是和县人事局商量如果调动人员的事情,你不休息总不能不让别人休息。于是趁着天气好曲春江一个人骑上单车出了县城向郊外驶去,他这次要去的地方是将来*经济开发区所在地,距离县城大约十公里的名叫赵家营的村子。

    沿着国道,曲春江叼着一支烟不急不忙的骑着,旁边的汉湖市所独有的水杉树也开始吐出了嫩嫩的绿叶,原本冬天灰蒙蒙奠空也变得淡蓝起来,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的心情不由得愉快起来。

    国道两边都是大片大片的油菜,个别地方夹杂着一块块小麦地,曲春江来到了赵家营村边停下车,只见田里种植的东西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平整成一块一块非常整齐,上面钻出了如同三叶草般的嫩绿的小叶子。曲春江记得前世在农村经常见到这样的植物,但是突然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他看到田坝中间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正弯着腰在田里锄草,于是停好自行车沿着细细碉坎走到那位老农面前笑着招呼到:“老大爷,正忙着啦?”

    那位老大爷闻声抬起头看了曲春江一眼:“趁闲着天气刚转暖,赶紧把这些杂草锄掉,过不了几天气温一脯疯长起来就不好办了。”

    曲春江听着递给了老大爷一支烟,老大爷笑着接过来,曲春江赶紧给点上,两人开始闲聊起来。

    “大爷,看你这么精耕细作的,这种的是什么?”

    “一看你就是城里的孩子,没见过这东西。”老大爷笑了笑:“这个东西是种药材,学名叫元胡。”

    “元胡?!”曲春江的记忆一下子浮现起来,他记得了东新县在2000年以后大面积的种植这种叫元胡的中药材,成为全国种植元胡面积最广的基地之一。没想到95年就有人种植了。

    “大爷,今年是第一年种?你知道价格怎么样”曲春江很关心的问。

    “这是村里号召大家种的,在东新河南听人家说比点油菜种小麦划算多了,我家共有三亩地我两亩地都点了元胡,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听了老大爷的话曲春江点点头,元胡这东西在汉湖地区确实比种小麦点油菜经济效益要好,只是价格很不稳定,大起大落。据听说是有炒家在里面坐庄哄抬价格,最后倒霉的确实普通的种植散户。这些消息都是曲春江前世听人闲聊时候说的也没经过证实,只不过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发展元胡为主的中药材在东新县是个农业发展思路。

    “如果今年元胡价格真的像支书说的那样好,我明年就把家里的三亩地全部种成元胡。”那个老人看到曲春江不说话,以为是怀疑他的说法,边解释道。

    “明年……”曲春江看到老人到处都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心里有点黯然。这片土地按照规划等这季庄稼收完后就要全部征用,只不过这个消息只在县上个别部门流传,还没有下发到镇村,这里整天在地里劳作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此事。

    想到这里曲春江突然心一动,又递给了老人一支烟试探着问:“如果县上要征收这片地,你愿意吗?”

    “征地?”老人看了曲春江一眼,露出了一丝警惕的目光,想了想才说:“征地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给个合理的价钱。最好是能让我们以后有活做,要不就给我们那点钱几下花完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对,对,老大爷您说的对。”曲春江笑着说又闲聊了几句这才离开。回来的路上曲春江没心思骑车,而是推着车子边走边想着问题。在开发区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便是征地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曲春江感触尤为深刻,在前世的网络上不停的充斥着某地因为征地拆迁等问题引起的命案血案层出不穷,每一次事件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多少个官员从此栽进去。但这又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农民争地现象日益突出,国家和各级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征地补偿的政铂虽然这些政策看上去实际上对于农民而言并不平等。但是曲春江知道作为最基层的人员是无法改变这些政铂只能在政策范围允许内给予农民最大的实惠。

    “看来自己也要被要遭人骂了。”曲春江不禁有些苦笑,以前上网上那些征地拆迁的官员在百姓眼里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自己也恨不得上去踹上两脚,没想到现在自己也要成为这样的一个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