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论陶

作品:《老姑娘的春天来了

    爱晓梅觉得自己唐突了,忙笑道:“您老别多想,我也就这么一说。常做点田间劳动和锻炼的效果是一样的。”

    见老谢和周峰把铁锨和花铲都拿来了,忙解脱似的去指导他们二人,如何挖沟引渠;如何把水引出来。老谢已经换了一双雨靴,按爱晓梅的指导,在菊蒲里干的有模有样。周峰却皮鞋西装的,站在篱笆外干看。

    老爷子几欲责骂,碍于爱晓梅在旁,都生生忍下。最后,周老爷子负气似的回房换了双雨靴。一回来就夺下孙子手中的铲子。

    嘴里骂道:“一点忙都不上,养你有什么用。还得我老人家亲自动手。”

    说着就进了菊蒲,按爱晓梅的指导,在另一边用小铲子挖小排

    水沟。

    老谢对周老爷子劝道:“您老歇着就行,这点活我一会就干完了。”

    周老爷子埋头干活不理,竟似和人赌气一般。看着周老爷子娴熟的运铲动作,爱晓梅有点赫然。周老爷子似是有意表现自己擅长农事,每干一会,都会傲然的看爱晓梅一眼。对于他这种老小孩的行为,爱晓梅见怪不怪。频频以称赞予以奖励。

    毕竟年岁不饶人,干了不到半个小时,周老爷子已经气喘吁吁了。爱晓梅见这一垄的排水沟挖的差不多了。

    对周峰道:“你也看会了吧?东边这垄你替老爷子干。可别把老人家累着了。”

    好不容易把西边这垄菊花的排水沟挖好,把积水也都排到院外去。老爷子累的是满头大汗。

    爱晓梅暗笑:‘你道真正隐士是那么容易的吗?’心里虽如此想,人却体贴的到走廊下拿来个小凳子,请老爷子坐下歇会。

    周峰在旁边催着他爷爷,将雨靴换给他。老爷子还想逞能,奈何腰酸背痛,加上爱晓梅在旁劝导,也就从善如流了。

    边脱下雨靴边叹道:“我说从古到今,那么多的酸腐文人,个个嚷着都要做陶渊明,却没有一个能真正做到。恐怕都吃不了这些劳作的苦,沽名钓誉罢了。老头子今天也给你看了笑话。”边说边懊丧稻气。

    周峰把他爷爷的鞋子拿给他换上,笑道:“我们家又不缺吃少穿,干嘛要吃劳作的苦。人家陶渊明那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如此。以前那些文人墨客,假如真跟陶渊明一样,那可真称的上装假。说难听点,就叫虚伪了。您老这是真性情,何必沮丧。”

    周老爷子对孙子的安慰很受用,听话的换好了鞋子。看着孙子和老谢,又到东边篱笆里挖排水沟。

    感慨道:“后人和陶者甚众,却没有一人能达到陶渊明诗文的境界。就连苏轼也没能做到。可不就是他们缺少了,田间劳作的历练。可这些苦,真不是那些拿笔杆子的人能吃的下的。”

    爱晓梅默然,心道谁说没人能吃的下。我爸爸吃的苦可不比陶渊明少,最起码陶渊明不用下厨房被人挤兑吧!我爸不是也乐呵的坚持下来。

    遂有感而发道:“否则辛弃疾怎么会说,‘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尘’。可不就是如此吗?”

    周老爷子如遇知音,热情如火的拉着爱晓梅,欲去走廊下喝茶论陶。也不管还在菊蒲里挖排水沟的孙子和老谢。

    忙抢道:“我在景峰电子集团做企划部经理。我刚去了不到两年。”

    爱晓梅听他竟在唐彭的公司里上班,顿时心里钝痛,隐隐有些发麻。脸色有些苍白起来。

    周老爷子没注意,随口道:“这小子,没个定性。才工作几年,都换了两家公司了。”

    周峰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见爱晓梅情绪变化。

    小心问道:“大姐,你知道我毛司?”

    爱晓梅自觉有些失态,忙掩饰道:“我们做保险业务的,对这些私人企业哪能不熟?我们两家公司有些业务往来。你们唐总曾为公司员工,在我们人寿公司买过保险。”

    周峰心想,买员工保险这种小事,哪会需要唐总亲自出手。

    正心里猜测间,爱晓梅还是犹豫着问道:“你们唐总最近好吗?”

    周峰不经意道:“唐总好像出国了,快十天了,一点音讯都没有。不知道为了什么事?”

    爱晓梅心里咯噔一下,隐隐有些不安。虽说她现在对唐彭不抱幻想,但对他的安危还是很关心的。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爱晓梅又是个传统之极的女人。哪能对和自己有肌肤之亲的男人的事无动于衷呢?

    不由的脱口问道:“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这都多少天啦!你在公司里就没听到什么说法?”

    见爱晓梅如此形态,周峰猛的想起公司里的流言,说唐总的女朋友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理。莫非就是她?

    看着爱晓梅眼含焦急期盼之意,心里有些发酸。

    竟下意识的回道:“听秘书室的小张说,唐总的妈妈带着他女朋友还有舅妈,一起去泰国和唐总汇合。什么事却不知道。机票是秘书室里的人帮忙订的。”

    说完不着声色的观察爱晓梅的表情。见爱晓梅的面色愈发惨白,更加肯定心中的印证。

    心里竟愤愤不平起来,再出口的话酸味十足:“人家豪门大户的,有的是人关心。你跟着什么心,也就是客户关系罢了。”爱晓梅黯然的张了张嘴,不好再多说什么。

    周老爷子心里有数,却不耐烦谈唐家的事,他还在论陶的兴头上,哪容就此岔开。

    他没注意爱晓梅的表情,又追问道:“是啊!人家的闲心做什么。你还没说,后人都有哪些人学习闲情赋?”

    爱晓梅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想把自己的思维拉回来。这时,大门又有汽车的声音。众人都在奇怪是谁来访时,连老谢都停下手上铁锨对大门看去。

    就看见周太太从大门走进来,边走边絮叨道:“爸,您又让谢师傅鼓捣什么?你就不能让人家清闲一会?”

    正说的话,突然住了嘴。一愣神后,惊叫道:“晓梅,你怎么会在我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