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布鞋

作品:《天才混混

    这会的场景比较尴尬,最后还是沐小妖走过来道:“好像还少了点东西,哦,领带。”沐小妖把领带拿了过来,亲自给刘三藏打上,可打了好几次都打得不太好,最后没办法还是让那个店员MM过来帮忙把领带打好的。

    宋小小去收银台刷了卡,刘三藏到后来才知道,他的这身衣服是叫‘范思哲’,专门的男装奢侈品专卖店,这身西服的价钱就是把贾家村所有的地都加起来都买不起这身衣服。现在刘三藏的整个一个,从下到上,加起来几十万的身价。

    刘三藏本是一个小小奠朝草民,哪里享受得了这样的待遇,就算是身上的皮囊换了样子,但在他自己的内心处还是一个卑微的人。

    所以一个看上去很帅的人,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场景当中做出了一件令人气番跌破眼界的事情,宋小小和沐小妖还有店里的店长看着刘三藏这一身的装扮,眼睛里都流露出了赞美的眼神。

    哪知道刘三藏很煞风景的转过身去,弯下腰把自己以前穿的那双布鞋提了起来,两只手提着布鞋打算跟着出门。

    店长看在眼里觉得小伙子不错,不忘本的一个人。

    宋小小当时就瞪了刘三藏一眼,扶不起的阿斗,有福都享受不了,这还真说对了,现在要是真的给刘三藏大鱼大肉,宝马奔驰接送,他还真享受不了。

    因为他现在的内心还没有强大到那种地方,就是进这种高档的专卖店,他都不敢东瞅西望指使人家店员拿这个试那个,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是鞋的问题,一个内心还没有强大到一定地步的人,就算是身揣百万,他一样不敢进这种高档的地方。

    沐小妖倒是没有觉得刘三藏的这个动作多么的不和谐,反而觉得只要是刘三藏这个男人做出的事情,她都觉得有理。

    所以一股脑的跑到收银台要了一个手提袋,拿过去把刘三藏的那双布鞋装了进去,还有之前的衣服。

    沐小妖的动作像极了一位贤惠的媳妇,她能感觉到这双鞋对刘三藏的重要性。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人才能让她痴迷。

    这要是一个攀爬富贵的男人的话,从身上穿上这身衣服的开始估计就不会再看一眼刚刚脱下去的衣服,这一点也是现在很多人成功后的表现。

    不是刘三藏多么的怀旧或者说是有感情,衣服倒是无所谓,穿了那么长时间的衣服,有身不错的衣服怎么会还贪恋这身旧衣服呢,而是这双鞋对刘三藏的意义太大了。

    这是刘三藏他娘临死后留给刘三藏的唯一念想,刘三藏什么都可以丢掉,但是这双布鞋就算是你拿元宝来砸他,他也不会换得。

    以前在贾家村的时候,全村人都知道刘三藏不穿的习宫响的时候刘三藏穿一个大裤衩,大人们都会给刘三藏开玩笑,从后面把刘三藏的裤衩拽下来。

    刚开始刘三藏每次都会和脱他裤衩的人打起来,后来慢慢就习惯了,谁拽自己的裤衩,刘三藏就会跑到谁家门口,专门让他家的女儿看自己的小鸟。

    后来弄得全村里的女孩子基本都看过刘三藏的小鸟,这样也就成就了刘三藏在村里西门庆的封号,所以说他耍流氓一点都不过分,现如今刘三藏的小鸟也变成了大雕。

    沐小妖帮刘三藏收拾好衣服和鞋子,才拉着刘三藏往外赚到外面宋小小看见沐小妖一只手拉着刘三藏,本来就生气的脸更是拉到了地上。

    走过来把沐小妖的手拽开,瞪着刘三藏道:“别想用你那套在小妖身上使,没用,有老娘在,你这个乡巴佬休想吃天鹅肉。给你梯子你都爬不上来,活该一辈子受罪。”然后拉着沐小妖往前面走去。

    刘三藏只是笑了笑,对于这样的一个女子,他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时候宋小小把宋家和这个社会上给她的优越感展现的淋淋尽致。

    这样的女子要不仗着家里的势力可以做出一番事业,要不就是一生活在自我的优越感力,直到三代过后把家族的积蓄吃光。

    刘三藏到现在都记得村里贾商爷爷说的那句话:“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平庸的人和失败的人,用两个字可以来概括这群人地性,一个是惰、一个是傲。”

    刘三藏一直严苛自己一定要谨记这两个字,到现在刘三藏都坚持早晨跑步和打太极,晚上回去看书和写毛笔字。

    在回去的路上刘三藏偷偷的问沐小妖,她们河南科技大学可不可以旁听,沐小妖当然欢喜的说可以,就算不可以旁听,她沐小妖去找校长,校长也会给这位状元郎面子,所以沐小妖不加思索的就回答可以旁听。

    沐小妖问刘三藏想听什么课程,她可以帮着看看课程,拣紧要的课程去旁听,刘三藏笑着道:“都行,只要是我能听懂的我都想听,但我就怕自己听不懂。”

    这会的刘三藏觉得自己再怎么自学都是跟不上的,虽然刘三藏很瞧不上那些什么专家什么教授之类的人,就知道空口谈论,书生误国是刘三藏一直觉得很正确的道理,但是刘三藏还是要学习这些理论,他不想自己变成一个屠夫。

    有的时候有的东西看不上是一回事,但会不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刘三藏虽然不喜欢,但是却不能让变成白痴一样的人物。

    现在有这个机会刘三藏当然是希望能去学习一下,虽然可能都听不懂,但是刘三藏还是很羡慕那些在学校里吸取知识的学生们,如果可以,刘三藏希望能好好的在学堂里学习,不被世俗所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