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分离崩析的联军

作品:《帝国之崛起

    “还是多亏了孟德的牵制,我军才能一战成功,孟德也师不可没啊。”

    曹眼睛一亮,如果真由王绪所说,自己战败的消息也就算没有了,虽然立功不能从联军那得什么赏赐,但是对于自己的名声却是好的。

    王绪愿意把功劳分给曹也是有自己的考虑,自己是私自出兵,本来就说不过去,如果能说成自己受曹之邀出兵,那么曹也能为自己分摊一些压力。总比一个人得胜,受所有人嫉妒的好。藏拙是很有必要的,王绪可不想这么早就被众诸侯惦记上了。

    “如此就多谢继安了。”曹也不是一个矫情的人,拱手谢过了,却又是一声叹息:“哎,只可惜了夏侯兄弟他们了,却不知道他们是否成功逃出。”

    曹洪听了也是一声叹息,然后对曹说道:“主公,夏侯将军他们吉人自有天相,必能逢凶化吉的。”

    “但愿吧,悔不听继安之言啊。”曹现在是一脸落寂。

    王绪只得安慰了曹几句,心里却在暗暗祈祷夏侯惇、李典、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等人最好都死了,这样曹的羽翼基本就折了大半,以后也难以再起了。

    不多一会,负责收降俘虏的将官过来报告:“主公,这一战我军得俘四千二百七十一人,包括敌军主将徐荣。铠甲兵器若干,马匹一千三百余匹。我军没有任何损失。”

    “不错,起兵回洛阳吧。”王绪知道再追上去也没什么用处,自己手下这些兵这一次确实缺乏战争的锻炼,不过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他们见血。

    回洛阳之前,王绪又去看了下徐荣,发现他身上的血早就已经止住,现在只是失血不少晕了过去而已。如何去收降呢?王绪现在毫无头绪,只得命人好生照顾,看能不能找到机会将其收服了。

    历史上能率兵打败曹、孙坚的人,被称之为东汉末年名将的人,如果能招降绝对是一大助力。

    近一万五千的队伍开始启程,王绪并没有降低警惕性,依旧散出去了不少探马,查探四周的动向,防止董卓军再次来袭。

    曹的运气总是好的,他手下几名大将没有损失,陆陆续续带着残兵找来,最后竟然还聚齐了一千余名残兵,也算是不错了。

    王绪不得不在心里感叹,曹能在上一世成就如此大的基业,确实有主角之命啊。

    联军帐中,很快就有瀛州派来报捷的人,众诸侯听闻王绪和曹联手击败徐荣,得俘虏四千余,大惊,没想到这两人居然取得如此战功。

    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后,表面上大笑称赞不已,心里却十分不满。曹追击的请求被自己拒绝,而王绪更是私自出兵,如果是败了还好说,但却是胜了,这不是让人觉得袁绍这个盟主有名无实吗。不自觉的,袁绍此时把两人都恨上了。

    瀛州军和徐州军也开始了收拾行装,此时为伐董而聚在一起近半年的关东联盟已经开始分离崩析,名存实亡。

    很快瀛州和徐州两军就拔营离去,王绪对陶谦说了声瀛州有要事,需要先行离去,然后就带了一百余骑亲卫,和典韦、唐泽、李齐一起离开。剩下两万余的军队就交由太史慈和郑秉带领,和徐州军一起回返徐州,然后将从徐州搭船回到冰火岛驻扎。

    洛阳这面,原本在河内的刘备三兄弟也聚集了过来,归于公孙瓒帐下。

    公孙瓚见曹等人离开,也对刘备说道:“袁绍无能,若停留此地必有大变。我等还是回返右北平吧。”

    刘备也赞同公孙瓒之言,于是拔寨北行。至平原,令刘备为平原相,而公孙瓒自己则回到自己的守地,招兵练兵,以图后事。

    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乔瑁推辞不与,刘岱以此为借口引军突入乔瑁大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然后率兵离去。

    袁绍见众人已经个自离去,知道事不可违,也准备离开,却有一件事情让他停留了一下。

    之前洛阳后,由孙坚带兵清扫宫殿,并把董卓挖掉的陵墓都掩埋起来。清扫皇宫藏书阁时,竟然发现藏书阁空空如也,皇室书籍尽皆消失。众诸侯以为是董卓撤离时将书籍带赚却不知这其中却另有典故。

    锦衣卫来到中原后,主要发展两个地方,一个是徐州城,另一个就是洛阳。经过近四年的发展,洛阳分部核心人员有五十多人,外围人员都有三百多人,这还是指收集情报的人员。醉仙楼掌柜也以富商的名义,还蓄养了一百名私兵,所以锦衣卫在洛阳的势力十分强大。

    董卓军内有三名核心锦衣卫,均能够领兵,手下总共有近一千士卒。当时董卓为了掌控洛阳,招了不少新兵,所以才能如此轻易的混进去。

    洛阳皇宫在锦衣卫的骗取下,没有被烧起来。等那些放火的士兵离开后,一名混入董卓军内的锦衣卫带五百名士卒来到皇宫,假传董卓之命将藏书阁内所有书籍拿了出来,然后运到一个秘密的地方存起来。

    王绪领兵到达洛阳后,以灭火的名义,用各种方式偷偷的把藏起来的书籍送到军中大营,被装扮成辎重存起来。只等回瀛州的时候将这些书籍带了去,以后也可以用这些书籍收拢不少文人,可谓是一大杀器。哦,这又是跑题了,回到孙坚身上。

    待得孙坚将所有皇室陵墓掩埋后,忽有士卒来报,皇宫一井中发现一具女尸,尸体怀里抱着一个匣子却不知里面何物。孙坚心生好奇,于是带人来到井爆亲自打开匣子,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

    只是匣子底部有印泥痕迹,依稀可以辨出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传国玉玺上的八个字,这匣子应该就是装玉玺所用,但玉玺却不知被谁取了。”孙坚见了之后不知为何物,跟在他身边的程普却认了出来,轻声在孙坚身边说到。

    孙坚皱了皱眉,最初入城,皇宫一地只有自己的士卒,王绪和曹的军队都只是在城内灭火,根本没有靠近过皇宫。没有证据,孙坚也猜不出玉玺现在何人手中,只得让人把匣子收起来,也不再去管了。却不知此时有一场阴谋向自己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