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签订协议

作品:《民国战神

    对于远东西北的突然出现,确实很出乎德国的预料,但是看完报告后,也意识到了与西北合作的好处,以及不合作将会产生的问题。

    “人的技术如果没有错误,则同意与其合作,可代表德国与其。”卢克斯很快就收到了从德国本土发来的电报。

    德国和德国容克财团,在这次合作当中并不需要付出太多,只是一个铁路投资,而且投资前景很好,不太可能亏本。

    另外也就是一笔5亿马克的贷款,而且这笔钱还将用来购买德国的机械设备,钱最终还是德国的,在赚回这笔钱的同时,还能再收回一笔钱。

    尽管看上去是德国人生产了东西卖给,利润自然是有,但成本方面的钱却胜人赚走了,工人赚走了这些钱,相当于培育了德国本土市场。未来还能将这5亿马克收回来,并且附带上一些利息,这绝对是很划算的。

    真正要付出的,也就是几座工厂,以及一些军官、工程师,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德国的人才是不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立即开始详细商谈具体合作的细节。

    在贷款方面,卢克斯想按照惯例,收取手续费。但戍士铭坚决不同意,认为这是高利贷。

    西方人这种手续费的惯例,实际上也就是放高利贷。即合同上写的是借款1亿元,拿到手的可能只有七八千万元,那两三千万元则作为利息扣除了,而还钱的时候则要还1亿元,并且还得还利息。

    这手段,就像是后世民间借高利贷一样,法律虽然规定其利率不能高于多少,但是借钱的时候可以少给一部分,然后合同上写多。到时候不仅不是高利贷,如果欠钱不还,还能上法院要求强制执行还款。

    之所以要这样,主要是为了愚弄人民。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知道借了高利贷,那还不闹翻天了啊!

    被识破了把戏,而且之前双方商定的是低息贷款,因此卢克斯只能放弃了这种想法,最终将利率定为3%,这绝对是低息。一般借款利率通常都是5%以上,弄到了3%的利率,确实是很给力了。

    贷款10年后开始支付利息并开始还钱,累计20年内还清这笔贷款。对于德国容克财团来说,这笔贷款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西北有金矿出产,还有石油、矿产资源,只要铁路修通了,这些资产都是有价值的,到时候如果西北还不起钱,大不了让西北割肉还债。

    铁路修建,则计划在两年内把铁路修通,即分为四个方向同时修建,将玉门关到宝鸡分为一段,两头同时修建。将宝鸡到海州(连云港)分为一段,分两头修建。

    玉门关到宝鸡这一段的钢轨,则德国采购榆中钢铁厂的钢轨进行修建,从德国本土运输也太远了,成本会被拉高。直接用榆中钢铁厂的钢轨修建,首先节约了成本,第二也能带动西北工业发展,双方可以互惠互利。

    军工厂的建设,也计划在两年内完工。

    潜意思就是说,当前不能再到处打仗了。

    “那就让人把最后一笔银子送到甘肃去吧!把皇帝接到太原来。”慈禧决定道,袁世凯连忙歌颂道:“老佛爷英明。”

    “你就先回山东去吧!不要让洋人把山东搞乱了。”慈禧对袁世凯说道,袁世凯连忙又拜了下去,然后退了出去。

    出了太原总督府,袁世凯却是心思活络了起来。这光绪这次死不了,慈禧眼看也老了,估计没太多年头可活了。

    到时候,就算是慈禧拉着光绪一起下阴曹地府,但是载沣等人显然也不会放过他袁世凯的。

    如今能做的,一是抓好兵权。日后也许可以自保,二来,这西北军显然也是可以接触一番的。

    若是日后真出了什么问题,也许西北军能有些助力。

    不过接触西北王,显然是要小心谨慎的,一旦被慈禧知道了,那他肯定没好下场的。所以袁世凯并未急匆匆的去和西北方面接触,而是立即启程回山东去了。

    慈禧经历了北京出逃,又在西安身陷,此番来到太原,心中憋着一口闷气。也有了强烈的要在大清推行新政的想法,然后将张奎发这群逆贼,以及洋人统统清算。

    不过光绪还是要赎回来的。

    1911年1月,春节前夕,第三批银子也送到了甘肃兰州,这笔银子的到来,相当于满清将六千万两赔款全部支付了。

    西北的府库中,财力已经上亿两白银了。不过几个月下来,也花掉了上千万两银子,大部分花在了修水利、道路,以及组织生产、发展教育,以及西北集团的投资方面。

    有投入才有回报,这些钱洒下去,西北市场规模也就慢慢培育起来了,西北集团的垄断商业就有了生存基础。

    只要能够形成资金上的循环,财团就算是真正的形成了。

    有了大把的钱,又和德国佬建立了渠道,如何挥霍掉这些钱,确实是要好好考虑一番的。

    发展教育和发展工业,显然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