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芝加哥到迈阿密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林肯公园,凯瑟琳。诺娃在一间咖啡馆的露天茶座上等人。初秋的凉风卷拂来阵阵清爽,是这座城市难得的自然享受。在之前的一两个月里,维勒安、诺娃和伊莉雅分头对美国国内的投资环境进行了一些评估和考察,寻求潜在的投资热点,但是很不幸都没有什么大的收获。昨天,维勒安似乎在南方有了一点新的收获,就约了诺娃碰一下头。

    由于1871年的大火,芝加哥的数平方公里市区在那次灾变中夷为平地,由此导致了这座城市变成了美国最年轻的大城市——高楼大厦在腾出的空地上雨后春笋一样蔓延开来的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一个真理——在这个“自由”的国度,缺少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让金钱自由畅游的土壤。在这里,也许一颗炸弹就能炸出20亿的GDP来(我可不是在说淅江达学炸楼卖地)。

    就在这天上午,诺娃刚刚假借业务拓展的名义考察了一家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这一两个月来在米粒坚果的见闻和考察让他们对这个国家有了深刻的认识,成行之前维勒安曾经想过无数种崛起的可能,但是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除非他愿意很高调的一开始就与那些强大的地头蛇正面对抗。不然的话很多投资的想法简直是妄想。

    伊莉雅的数据库里当然知道这个星球上哪里适合探矿,因为虽然这个世界的历史和旧世界有差异,但是地球的地质构造是不会改变的。可洛克菲勒那个老恶棍的存在让任何一个企图把手伸向美国能源领域的人都会受到莫名其妙的打击:或者是矿场上的工人受到西部手的无故追杀。或者就是矿井直接爆炸,各种矿难各种死伤;而如果你想把手伸进钢铁业,那么JP摩根收购的美国钢铁公司就会让你知道被人以仅相当于成本三分之一的超低价挤兑的滋味。

    甚至在芝加哥,就连屠宰行业都可以被垄断,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马上可以让大多数美国人吃不上牛肉。

    “情况很糟糕,探矿,冶金,机械,航空,车辆,电气,这些领域都被那些托拉斯巨头霸占了,我们根本不可能挤出一条夹缝来单干,除非我们愿意把技术卖给他们,但是你知道,我们的技术大多都太超前了。”因为和杜邦的交易,之后很多事情维勒安一般不太喜欢抛头露面,好像那笔生意完成后威廉卡赛尔这个人就从人间蒸发了一样。诺娃在这段时间扮演了他的代言人,一个能挥舞几百万美元的欧洲富家女,和几十年前翟金客一样想寻找可以合作的项目,这样的人在这个热钱泛滥的时代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大把,没有人会去怀疑他们的身份和金钱的来源。

    作为一个强权时代的过来人,维勒安本来对于金融投机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是很不看好的,毕竟在后来的那个年代,证券市场的监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上市的公司都是为了真正的业务融资,一旦上市了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公司套上了一条严格审计的绞索,如果企图做低账面利润回避分红或者虚报企业业绩什么的,都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处。

    可惜的是,到了这个世界后,维勒安也不能免俗,一开始他只是直觉的觉得杜邦公司寻找到新的业务领域、获得重大技术突破这一重大利好消息一定会对其股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条利好消息正是维勒安亲自制造出来的,也可以算的上是第一手的内幕信息了。

    抱着不赚白不赚的鞋,他们把大量资金投入了股市,收购杜邦和其他相关产业链上公司的股票。但是结果的顺利出乎大家的想象,杜邦公司申请新专利成功并对公众发布消息后,短短两个月的持有和作,就让维勒安的资本几乎增长了70%,接近了三千万美元——这还是维勒安保守地利用自己的本金炒作的结果,如果你把现有财产全部用于抵押,从银行获取更多的资金撬动杠杆的话,获利还会成倍增加。

    “难道我们的殿下就准备在一堆股票上吃吃睡睡直到老死吗,”远远地看到维勒安走过来,默不作声地坐在自己身爆诺娃就不由出口调侃起来:这个闷骚的!本当幽灵特工的时候一年说的话都没今天多,居然还和老娘装深沉。

    “这不是你需要担心的。”维勒安抿了一口咖啡,把一一份摊开的杂志放在餐桌上,指着一条豆腐块一样的小花边新闻,“也许之前我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我想今天开始我改主意了。”

    “《芝加哥屠宰者周刊》?你什么时候进化得这么重口了?难道是穿越的时候被异虫感染了么?“

    “作为一个幽灵特工,你应该知道如何直接切入重点。”

    “好吧,反正随你便……《纳税人的末日:国会奢侈之风席卷西半球》,‘据本报XXX记者XXX消息……,此次国会大厦安装威利斯。凯利公司的中央空调事件可以解读为……’,嘿我没心情看这么多,难道尊贵的殿下是想告诉我您准备开始卖空调了?”

    “放心吧,空调这些暂时普及不了的小钱我还不在乎,我过去没有看上这些小发明的钱,现在和将来也不会。”

    “那你给我看这个是为了消遣么?”

    “我过去没有看上空调,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小玩意儿,通用电气的人如果一旦心情不好,觉得我们是他们的同行的话,那么我们之前的一切低调的努力就会破产,不得不提前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但是威利斯。凯利用他的例子告诉了我们,通用的人根本就没有多看他们一眼,因为在这个世界,空调还不是一个随便玩得转儿的小玩意儿,尤其是中央空调,即使在以后也是一项不小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开拓一个固有领域的市场的话,那么我们会受到各种各样既得利益者的挤压,但是如果我们开拓一块之前不存在的新需求时,只有那些旧世界中以我们的同行自居的人才会注意到我们,如果我们进一步把这一切做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让他们觉得他们并没有这个来成为我们的同行的话,他们就会忽视我们的存在——跨圈经营才是对我们最好的保护,因为那样的话,我们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同行。”一口气陈述完自己的见解后,维勒安抛出了自己的结论,“我想,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城市化进程整体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躲开红海,涉足蓝海战略的好切入点。”

    芝加哥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完成了最初的城市现代化,全拜那场大火所赐,西部诸如旧金山之类的城市情况也是如此,但美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发展进度都不如这些重生的城市,即使在纽约,你也不得不面对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之类的贫民窟——那些被华尔街的贵人们当做美国之窗上的大毒瘤的地方。

    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完善规划城区,但是因为工程市场的投资远大于商品市场,而其大多数工作又需要依附于土地,进度缓慢,所以往往没有人有这个能力或精力获取一整片区块来进行整体规划,充分挖掘自己所开发的产业的升值潜力。

    维勒安前段时间已经有了眉目,由于星际时代为了快速在恶劣星球上建立新的移民中继站,所以对于快速营建基础建设的技术发掘是非常深入的,而其中最终极的发展形态,正是莫比亚斯实验室所掌握的轨道舱空投补给站技术,一个人族补给站建筑,可以直接通过批量生产后轨道空投,在短短几小时内于目标区域建设完成。如果有了批量生产的能力,那么城市也可以被轻松复制。

    “我明白了,州长先生还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我想我们会处理好的,对了,刚才我进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州长先生有一张票据掉在地上就帮您捡起来了。”

    “哦不——您知道的,您如果捡到了什么东西可以帮我寄回家好了,您看到我这里正忙着呢,万一看错拿错些东西就不好了。”

    “啊……对不起是我冒昧了,我会处理好的。”

    不在办公室里受滑那是米粒坚果法律的明确规定,也是米粒坚果们的节下限,居然刚才连这点都忘了。

    “真是一群虚伪的人啊!”诺娃把这个念头从脑子里赶赚迎上正在对面咖啡馆里等待结果的维勒安和伊莉雅,“事情基本弄清楚了,州长和迈阿密重建评审委员会会按照我们提出的技术要求制定招标文件的。现在我们还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资质雄厚的和我们组成投标联合体。你看我们从哪儿下手好。”

    “殿下,根据我之前的调查数据,如果在佛罗里达州的范围内寻找的话我们只有不超过十家合适的选择机会,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比较保守,对我们的新技术不太放心,进一步筛选的话,您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寻求了。”伊莉雅适时地提交给维勒安一份她之前预备的材料。

    摩根斯坦利建筑事务所,雅各布斯设计院,汉弗雷德工程公司。

    略略浏览了一下三家潜在合作者的资料,维勒安的心中有了眉目。“我们分头行动吧,我去汉弗雷德工程公司。”

    两天后。

    摩根斯坦利果然不同意组成联合体,他们要求除非莫比亚斯以技术使用授权的形式,让他们当直接投标人,才愿意‘帮助’推广‘咱们的技术’,而且形势貌似很不好,他不仅拒绝了联合体形式的合作,还拉拢了很多其他同行抵制莫比亚斯。

    雅各布斯的人也差不多,他们甚至要求莫比亚斯直接转让专利,还夸下海口说这样一个独辟蹊径的产业不是德国人的脑袋适合去运作的。那些该死的犹太人!

    这些结果和维勒安预想的差不多。那些犹太人如果没有滚刀肉一样的难缠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犹太人。

    幸好莫比亚斯还能选择汉弗雷德工程公司。

    汉弗雷德工程公司是一家成立不足十年的新公司,旗下有独立的设计、研究院所。虽然执业时间不长,但是在东南部已经是小有名气了,甚至有部分项目做到了东北的波士顿——那些地方本来通常都是常青藤盟校系统的人的禁脔。老板克劳斯。冯。汉弗雷德是一个上一次战争后来到米粒坚果的新移民,因此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维勒安还能明显感觉到他行事作风的硬朗。

    克劳斯之前为第二帝国服务过,他甚至早在1887年便参加过对基尔运河的开掘,那时他还是一个不及而立之年的热血青年。皇帝向人民宣誓,为了打破二道贩子英国人对欧洲大陆的肆意封锁和要挟,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与海军相关的大量项目都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当年他还没有觉得这么做的不易,但是晚年到了米国后,才渐渐反思起这种举国体制的种种得失。

    随着上一场战争的结束,很多帝国的工业体系重要环节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那些无法搬迁的军工企业纷纷被法国人占领,企业家被逮捕。幸好克劳斯的工作和产业不需要依附于工厂和矿业,最后他在英法特工清算那些为帝国海军服务的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时候,选择了成为最后一批的新移民。

    是的,不要怀疑“最后一批”这个看似武断的形容词。

    泛日耳曼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绵亘数十年的向新大陆移民潮。主要流向就是美国,也有西班牙系的美洲殖民地诸如南美的智利、阿根廷,从1680年最早的德国移民到达相当于现在的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这些殖民地的时候起,每当欧洲大陆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德裔人民都会有大批量的移居美洲的举动,18世纪的七年战争让数百万的德裔移民到了美洲各处,由于移民的动机仅仅是求生和躲避战乱,这些移民有着明显的怀念故国和种族抱团地性,毕竟美洲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一片蛮荒的殖民地,以欧洲的传统格局来界定新世界的秩序无疑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此后的拿破仑战争和普法战争则不同,当那些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已经独立了,不再是任何一个欧洲强国的殖民地和附庸。这时期来到这里的人,很多都是因为怀着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尤其是德国统一的巨变,让许多之前独立的泛日耳曼小国中的少数民族居民(犹太人、波兰人)和原既得利益的贵族阶级由于对种族主义的惧怕大批量涌入美国。德国的音乐家舒伯特曾说“北美有13扇金光闪闪的大门向拥有不同思想的人敞开着。”可见对于出产思想家的德意志民族来说,那样的土壤是多么有吸引力。

    自从20世纪后,随着俾斯麦时代对德意志民族和资源重新整合的完成,德国在工业和技术领域超越了英法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统一后的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开始上升,对外移民了低潮,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强盛让德国人不再需要虚无主义的盲目感慨,也不用和诗人一样感慨“当我徜徉在维也纳的多瑙河畔,问别人这里是哪里,别人告诉我,这里是奥地利;当我徘徊在柏林的勃兰登堡大街,问路人这里是哪里,路人告诉我,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德国从此从一个移民输出国成为了移民输入国。

    最后一批移民潮出现在上一次大战之后,一些在战争中由于与帝国关系比较紧密而陷入法国人的清算,以及其他因此而受到波及的德国人。他们与之前几个世纪来到美国的德国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并不是被米粒坚果的“普世价值”所吸引,而仅仅是因为战争后的无尽清算被迫背井离乡。

    在维勒安见到克劳斯。冯。汉弗雷德的时候,克劳斯并没有心思谈生意,他正在为他自己的家事苦恼不已。只不过维勒安还不知道,自己的契机就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