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倍受打击的齐柏林飞...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波音P-26事件对于美国航空与材料工程的深远影响都只能算是后话了,就眼下而言,1930年9月来说,这起质量事故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也有几个其他的受害者存在。其中一个就是德国的雨果。埃克纳。

    上一次战争结束之后,随着齐柏林伯爵逝世,外加英国人对于战争期间曾经担任过轰炸伦敦任务的德国飞艇的仇恨,对德国飞艇业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封杀和限制,齐柏林飞艇的运营一度陷入了泥沼之中。

    雨果。埃克纳不忍看到伟大的齐柏林伯爵毕生的事业从此尽毁。于是继承了伯爵的遗志,想把飞艇大业继续下去。他用了六年时间初步复兴了齐柏林飞艇的生产制造研发体系。让飞艇恢复到了比战前更高的技术水平。不过他不满于此,一直有更大的期望。

    齐柏林伯爵的飞艇,不应该仅仅是用在短途商业航班上的,雨果这样想,也这样做了。1927年开始,他试图执行一项更伟大的研发计划,研发可以用于越洋飞行的超大型、稳定的远洋飞艇。这项计划执行了三年多了,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1929年9月的时候,这个项目就可以彻底完成,并且躲过大萧条对科研的摧残。

    但是很不幸的是,由于维勒安的出现,全球性大萧条的爆发时间从1929年10月提前到了1929年6月,雨果的项目在最后后段验证期间由于资金链的断裂,一直筹齐不了研发款项。被搁置了将近一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在这种资金窘迫情况下,被逼无奈的雨果。埃克纳从1929年底就开始和波音公司一样病笃乱投医,选择了在航空器研发上尝试使用杜邦公司最后生产的那些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和试制,长达170多米的“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已经接近完工了。

    因为大量辅材重量比原先的铝合金龙骨轻盈了数倍,本来雨果博士对新型的飞艇非常看好,可惜就在决定试飞之前这几天,波音公司的新式全金属蒙皮单翼机爆出了失事的消息,随后美国质监局的核查结果也广为流传开来——高分子聚合物的耐久稳定性问题再次被推到了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

    “难道齐柏林伯爵的遗志,真的要终结在我手上么。为什么上帝要这样愚弄世人。这不公平!”雨果一个人站在庞大空旷的机库中,恨恨地抚摩着的飞艇的蒙皮,它看上去是如此的巍峨,但是这几天传来的噩耗,却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耐久性,这个光鲜的蒙皮底下,飞艇的“风骨”是否真的足够坚毅呢。

    飞行的造价比飞机高很多,工程规模也不可同日而语。任何一场飞艇的失事,在这个时代都比飞机要重大得多,德国人对技术的严谨让他不能冒这个危险。毕竟现在这个世界连波音707都没有,而齐柏林飞艇却能够担当越洋航空的需求。

    可惜,自己的飞艇公司已经没有钱了,不可能支持继续推倒聚合物材料的计划重制飞艇骨架了。

    一切都结束了么。

    “法本化学么……虽然我不知道您现在为什么能说的那么肯定,但是听上去好像很厉害的样子……那么,你们赞助后,希望我做什么呢?”

    “当然是希望你继续研发制造飞艇,完成齐柏林伯爵的遗志了。”维勒安做出一副好像在看着一个外星人一样的表情,恶搞地瞪着雨果。

    “咳咳。我是说,我当然知道你们是希望我造飞艇,但是,你们希望从中得到什么呢……请原谅这个问题的冒昧,我知道你们都是高风亮节之人,但是让我知道你们的需求,至少可以让我良心安稳一些。我没有别的意思。”

    “我们想要的……就是以后你的飞艇计划成功后,我们可以优先购买你的飞艇,并且希望贵公司以后在我们需要定制特殊需求的飞艇时,能够给出足够的响应和技术支持。”

    “仅此而已?这怎么看都是你们在无偿地帮助我而已。出售给任何需要的顾客飞艇,本来就是我开这家公司的目的。至于定制和技术支持,这些都是一个德国实业企业都会去做的事情。”

    “既然知道了我们的要求,那么就好好去做吧,不要想太多了。卡婷,”维勒安止住了对方的感谢,一挥手让卡婷把一个皮箱放到桌面上打开,露出里面一扎扎的大面额马克,“这里是两百万马克。足够你完成试制改进了。好好干,至于我为什么给你现金——我还不希望有人知道我在支持你,钱的来源你可以自行解释,如果有人注意到了,说成是社会募捐所的也无所谓——当然,我可不是高尚到做了好事不留名,这只是商业上的需要,你知道就可以了。好好干吧。”

    说罢,不等雨果反应过来,维勒安就披上外套大步踱出了机库。跨出大门的时候,一阵劲风呼啸着拂过他那件皮尔卡丹大衣。发出猎猎地阵响。

    …………

    “维勒安,你觉得飞艇真的有那么大的商用价值么。”

    “也许现在的还没有,但是如果我们让法本化学的人介入的话,将来就会有了。”

    充满氢气的飞艇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大炸弹,但是如果可以使用氦气填充,并且大量使用合格的复合材料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且对于这种长滞空时间的飞行器。维勒安的使用心得远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想象的。无论胜程价值还是军事价值,甚至未来雷达技术发展成熟后提供长滞空时间的无盲区监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个项目将会导致战争形态发生一场新的小规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