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收获

作品:《大叔时代

    趁着有时间,胶带回头看了一下这一段写的东西,虽然感觉在录音这一段啰嗦了一点,但是总体上胶带感觉还算是比较满意的,到这章为止,李浚赫的第一首歌的录制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一起谈谈感想……

    ……

    和方时赫一起疯狂的录制了三周完美版之后,李浚赫又在金圭贤的帮助下开始改回正常的录制方法。

    再次过了一周之后,这个作曲用了两天,录音却用了28天的《雪之华》才算是正式完成了。

    对于李浚赫来说,比起前边方时赫的吹毛求疵,在最后一周里金圭贤简单的要求其实让他更加痛苦。

    金圭贤对于李浚赫的要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没有因为这是李浚赫第一次录音就放松要求,同样,他也没有因为听过了之前的那个完整版就把要求提高上去。在整个录音的过程中,他做的和以往一样,除了几个重要的“点”,其他的可以由歌手自由发挥。

    但恰恰就是他的这种要求,让李浚赫觉得痛不欲生。

    因为在他的脑袋里,现在这首歌的每一句都已经拥有了那个所谓圆满的烙印,所以不管他怎么唱,他都会觉得刚刚自己唱的很有问题,在这首歌上,这已经成为了李浚赫的一个心病。但是这个问题,不管是方时赫还是金圭贤,他们都没有办法去帮助解决的,因为,在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这么录制过歌曲的。

    第一次,李浚赫在和金圭贤连续在录音室熬了两天之后,他请假了。至于请假的原因,虽然他说是为了放松一下然后回去琢磨一下唱法的借口。但是方时赫知道,李浚赫烦躁了。

    事实上,要不是在录音室经过了多年的历练,方时赫早就烦躁了。虽然音乐制作人听上去是一个非常帅的名称,但是真正在工作中,往往都是伴随着烦躁和郁闷等情绪的。没办法,经常会因为一个音,一句歌,就要反复的弄上个三五个小时。长时间的纠结在一个地方,烦躁是很正常的事。

    李浚赫走后,金圭贤跑到方时赫旁爆担忧的问道:“老师,浚赫他这个状态,没有问题吧。”在工作了好几年,金圭贤当然知道,李浚赫开始烦躁了。

    “有什么问题?要是别人这样,我们要联系一下经纪人啊什么的开导开导,但是浚赫么,这就不用了。”听到金圭贤的话,方时赫很轻松的说。

    “为什么?”金圭贤很不理解。

    “哦,赫哥在前天早上做飞机去济州岛了,估计明天晚上或者后天才能回来。”方时赫不在,那李浚赫带来的零食就全部归金圭贤所有了,这会,他正抱着零食傻笑呢。

    “那咱们开始吧,先试一下音响,听听效果,然后我在继续练习。”看着抱着零食傻笑的金圭贤,李浚赫无奈的摇了,说道。

    “OK,设备已经调整好了,等一下试音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了。”说道工作,金圭贤恢复了一本正经样子,不过看着他依然抱着零食的样子,李浚赫只能无奈的起身向录音棚走去。

    “哦,浚赫啊,这一遍你的感觉自由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僵硬了,要是在放松一些,大概的效果就出来了。你先听听,完了在琢磨一下吧。”一遍之后,金圭贤通过对讲话筒和棚里的李浚赫说道。

    “好,我先听一下,然后咱们再继续。”李浚赫抬起头向着监视窗外看了一眼,很认真的说道。

    就这样,两个人录制一遍,听听,然后一起商量有什么地方还有没有什么毛病,然后改正它,而李浚赫呢,也通过一遍一遍的练习,慢慢的又找回了整首歌曲的连贯性。

    经过了三天的密集录制,这首歌终于完成了。

    可以说,这首歌的录制方式,是李浚赫在音乐上经历的最艰苦的一件事情了,以前的学习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从来没有过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将他搞的烦躁不已的时候。

    不过,虽然歌曲的录制困难重重,但是它给李浚赫带来的收获却是的。

    首先,李浚赫通过这首歌曲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录制不禁对歌曲的理解更深了,而且还验证到了以往很多在作曲上学到的却从来没有用到过的理论,因为这次方时赫把整个歌曲剖析但碎了,所以在很多地方李浚赫发现了很多以往他不曾发现的东西,比如一些和旋的运用,还比如一些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唱功方面,李浚赫的收获更大,就像方时赫预测的那样,李浚赫的确是在根据方时赫的那种细微到极致的要求中推演着自己接下来需要用到的声乐训练方法,在中途他休息的那两天中,为了忘掉一些烦躁的事情,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沉浸在了这个上爆结果在歌曲结束之后,他找到了接下来继续练习的方法还有这一阶段的目标。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迷茫。

    最后,也是对李浚赫来说收获最大的,就是李浚赫已经开始被音乐的魅力迷住了,虽然他还没有发觉,但是早晚,他的整颗心都会被音乐所征服,因为音乐的魅力,那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