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山如画非我华夏(第三更)

作品:《道破穹苍

    天刚亮,刘师远熬了点稀粥,看儿子还没醒也没叫醒他,坐在床边看着那张瘦小的小脸儿秀才愣了一会儿神儿,欣慰的笑了笑,小心地拿薄褥子给他搭了搭,自己在屋里把书箱翻了个底朝天,找到了一方蓝绸布包好的东西饭也没吃就匆匆来到了王二家。

    把自己和小唐宋的决定告诉了王二和铁蛋,他们也是很高兴,毕竟两家关系好,将来如两个孩子都能拜在武华道宗门下也好有个照应。秀才嘱咐铁蛋将来要多照顾唐宋,两家还约好到了六月初一起去,秀才就又赶到了镇上的“墨宝斋”,也就是镇上唯一一家买文房四宝的店铺,从怀里把那个旧旧的蓝绸布打了开来。

    蓝绸里包的是一方砚台,这可是刘师远曾经当过县太爷的祖上传下来的唯一值钱的东西,据说那位县太爷也是一方好官,两袖清风,只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这方砚台。秀才自己没舍得用,本来准备将来传给唐宋用的,但这次要出门去武安县的武华山,身上要备上点儿钱,何况唐宋考核过了的话就要常年待在武华道宗身上没点儿钱怎么能行?地里种的粮食和菜平时还不够他爷俩儿吃哪有闲的换钱,秀才又没别的营生,身上穷的是一个大子儿都没有。别人穷还是身上有个“叮当”的响声,他是身上根本就没得响。在家还好守着地再饿也死不了,赶上灾年还有王二帮着接济点儿,可出远门儿没钱怎么过。去王二家时人家就提到给他爷俩儿点钱在路上用,平常就受王二的帮忙和照顾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这钱刘秀才是说什么也没要,这王二没办法,才说回头到日子一块儿走就是。

    刘师远掏出了那件传家物件儿递给了“墨宝斋”的柜上师傅,人家眼皮儿都没抬问秀才怎么回事儿,秀才说想把砚台卖给人家,话还没说完就被轰了出来。可不嘛,人家是干这行当的,你到人家来卖这不砸人家牌子吗?

    无奈秀才只好去了家当铺,被人家压得死死的价儿,好好的一方祖传上好砚台只给出五两银子,还得是死当,秀才一气之下收了砚台回了家。

    转眼间两个月就过去了,到了六月初三,武华道宗开山门收徒的日子就快到了。秀才狠狠心咬咬牙又去了镇上把砚台当了死当,揣着那五两碎银子又到衙门说明缘由开具了户籍文书这才回了家,甭小看它,就这五两一户农家几口人省吃俭用一年也花不完,虽然当铺往死了压价儿但毕竟那是传家宝不是。

    晚上秀才把家里的玉米面儿和着菜叶儿蒸了几个大窝头儿,爷俩儿喝完了稀粥在院里领儿。

    “爹,您和王二叔约好的是明日对吗?”唐宋问道。

    “是,我看黄历和你王二叔定的日子,明日咱们一早儿就赚宋儿,你,你确实想好了吗?”秀才知道儿子的性格一旦认准了什么事情很难改变,不然他也不会把祖传的砚台当了,但还是有些舍不得儿子,仍不死心的问了一句。

    “爹就这些天您都问过宋儿几百遍了,您不累呀!”唐宋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暖暖地,他也知道义父是疼自己,不舍得让自己出远门儿,又怕自己将来吃苦受罪。

    翌日一早,也就是六月初四,天还没亮一行四人从邯郸县匆匆赶往了武安县,事先王二雇了辆驴车,一则是好歹此行也有六十多里地,铁蛋父子常常上山打猎,这倒不算什么,但怕秀才爷俩儿走道儿远了累;二则此次他们父子俩还带了不少猎物和毛皮想顺道到集市上卖掉,也多给儿子身上带些银钱。晌后到了武安县城找了家客栈落下了脚,要了两间客房吃罢午饭,王二向店家打听了方向后父子二人便带着猎物和毛皮赶着驴车奔了集市而去,秀才爷俩儿就在客房歇下了。

    王二父子大有所获,买了将近一半儿所带货物,县城的集市就是和镇上的不同,就连价儿也卖得脯晚上回来又请秀才和唐宋吃饭,席间除了唐宋三人还饮了几杯,兴致颇高。王二打算明日再去一趟儿集市,那样货就能全卖完,和秀才商量后天一早一起赚房钱饭钱都算他的,秀才也有自己的想法,“二哥,松儿还没怎么出过门儿,我们爷俩儿明日一早赚顺便看看京娘湖和附近的山色。就不和你们同路了,咱们到武华山见。”这时已不是在家,人多嘴杂秀才说儿子的名字时已经变成了“松儿”。

    王二知道秀才是不想再让自己破费,但也没说动他只好同意。

    吃罢晚饭各自回房休息,一夜无话,翌日清晨几人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点,秀才想算账被王二抢先算了,问道:“秀才,你们真不和我们一起走?”

    “不了,二哥,不麻烦你了,正好也带宋儿看看京娘湖的景色,咱们武华山见!”秀才坚持道,他是实在不愿再麻烦人家了。几人道别,秀才向小二问过了路带着唐宋径直奔京娘湖而去。

    王二父子暂且不说,单说秀才爷俩儿昨日整整走了一天,午饭就在路边儿拿出窝头儿啃了啃,喝了口水顺便歇了会儿,其余时间走在赶路。晚饭时分赶到了一个村子向一户农家借宿了一晚,人家还给整了一顿饭。早上起床给那家老汉钱人家没要,父子二人再三道谢后又匆匆赶路。

    没了王二的驴车再加上平日里缺乏锻炼,昨日走的几十里路路对于这两个“读书人”有些吃不消,因此今日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幸好路上经过京娘湖,一路上看着山光水色,倒也轻松不少。京娘湖距武安县城不到70里,层峦叠嶂,水深林密,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消去了不少暑气,还有像宋祖峡、京娘峡、搭衣岩、梳妆台等很多的遗迹和传说。

    二人边看景色边赶路倒也惬意,刘师远更是诸多感慨,不觉中出了京娘湖的地界,踏上了进武华山的路。这才有了故事开头爷俩儿的对话,地处金朝管辖,说话也要格外小心,不然方才秀才诵读太祖赵匡胤的诗并考校儿子时唐宋也不会四处打看并提醒他了,别看他年纪小心眼却多,从小没有亲生父母可以撒娇邀宠,缺少了疼爱和呵护,童年又是在缺衣少穿、兵荒马乱的年代渐渐长大,过早地经历这些不该在他这个年纪经历的事情。所幸老天诗平的,夺走了他的双亲给予了他苦难的童年,却锻炼的他胆大心细,心性也比同龄人甚至岁数比他稍大的一些也要成熟些,在说话和做事时自然也多了一些稳重。

    秀才一惊这才也看了看四周无人,“还是你心细,”又叹了一口气道:“唉……想我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祖籍河北,行伍出身,一介寻常军官最后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横扫席卷八荒,凭着文治武功平定了自安史之乱之后200多年的诸侯割据,一统天下。谁知这才不到200年不肖子孙就葬送了祖宗基业,北宋灭亡了,半壁河山已失。当今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风景再美又如何,江山如画奈何非我华夏!

    “唉……!”秀才面容沮丧,长叹了一口气,心中在想何时朝廷才能驱除金人重整山河。

    唐宋皱了皱眉,心里也有些憋得慌,知道义父心烦就没再多说话给他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