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只差一人

作品:《道破穹苍

    不知昏迷了多久,唐宋悠悠醒转了过来,神智还是有些迷糊,他只是觉得身体没有那么疼痛了,经脉之间不再,体内真气还在自行按周天运行着。他缓缓睁开了双眼,咦?这是怎么回事?在自己昏迷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这究竟!但见那道红色光束已然细若几道游丝,再举目望向第四根石柱,看到石柱内那红色光柱已然变得近乎黯淡无光,只剩下了拳头大小。

    他在感受了一内经脉和丹田之处,竟然发现自己体内的真气已然不知比先前壮大了多少倍,而且他可以肯定这是属于自己的真气!

    难道,难道,自己在这昏迷之间将那道红色光束,啊!不,应该说是将那石柱内的红色光柱之内的真气全部收为己用了,这,这有些太过不可思议了!

    此时唐宋也不知是喜是惊,事实确实有些匪夷所思,难以想象在昏迷之时自己的身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经过片刻的观察和自身感受,看来只有自己方才不敢相信的那种情况了,是自己体内的真气在昏迷之中自行吸纳了那道强大的红色真气!自己是该高兴吗?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吧?

    就在唐宋胡思乱想之刻,那道红色光束一颤之下兀的消失不见了,唐宋急忙抬头望去,只见不仅冲入自己身体的那道红色光束不见了,就连石柱内那道红色光柱也已消失不见了。

    那道红色光柱全被自己吸收了?就在唐宋一脸迷惑还没想清楚事情的同时,在第四根石柱内,原先红色光柱的位置出现了一篇文字代替了消失的光柱:“汝既已见性池中进行考核,并已经参悟到这最后的石柱,想必悟性绝佳!今日又得如此机缘,日后必会成为我武华道宗新一代弟子之中的佼佼者。”

    “现将此根石柱之内玄秘告知汝,此根石柱内的五色光柱,乃是历代宗主为本宗福缘深厚悟性极佳的弟子准备的。光柱内乃是我等历代宗主留下的五道五行真气,须有大机缘者且自身真气属性相同者方可获得。白、绿、黑、红、黄五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属性,汝既已获得红色光柱内的真气,代表汝体内适宜修炼火属性真气和功法。”

    “常人初学行气之法体内经脉容纳真气有限,吸收十息时间光柱自会主动消失,以免过犹不及,须知修炼一途需循序渐进,不可过贪。要知道仅这十息之真气,便可助汝在数日内练气层次之中的初成境界,这已可超出常人数倍之功了。切记练功一途不可躁进,不可过贪,水到方可渠成!”

    “当然我等留下之真气已具灵性,它自会体察尔等悟性和身体骨骼经脉等诸多因素,从而自行决定注入汝体内多少真气。按十息计算,每多十息汝日后修炼速度便会提高一成,若吸纳真气超过百息者则会超过吸纳十息者三倍有余。”

    “但有一事汝须知,五行真气中木主造物生机,水主滋养温凉,土主孕育再生,此三种真气属性并不刚烈还能滋养身体。然而金主坚利杀伐,火主焚化毁灭,此两种真气属性尖锐刚烈,吸纳过多恐常人身体无法承受,日后会给汝等身体遗留后患。”

    “故此若吸纳此两种真气过多并不可取,汝既然与我等有此机缘,日后又必会成为我武华道宗弟子,因此在此备有疗伤之气,汝不必担心!看过我等为汝留下之言可按我道宗行气方法运行周天,疗伤之气自会赐予汝!真气运行周天之后伤必自愈,汝即可退出见性池,日后修炼有成务必将我道宗发扬光大,壮我武华道宗!”

    唐宋望着石柱文字的方向深施了一礼,然后重新盘膝坐下,几息之后安然入定,他依照武华道宗的行气口诀开始将真气运行周天。

    此时火性真气已然和他体内真气完全融合为一体,唐宋只觉体内真气充沛,丹田之内约有双手合抱大小的一个气团,随着他的意念沿着经脉在四肢百骸之内运行。而此时石柱内又有一道温凉柔和的气体自动注入了他靛内,不知究竟是何物,想必就是方才那位先辈宗主留言所说的疗伤之气吧。

    那道气体随着真气运行的轨迹运行起来,身体顿时感到十分舒畅,方才胸腹之间、丹田之内以及诸条经脉之间残余帝痛瞬间消失不见,感觉呼吸之间全身上下就连每个毛孔都十分舒畅,不消片刻唐宋就了浑然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

    见性池外,此时所有参加考核弟子都已考核完毕,先后都已出池,王中原随着每个弟子出来都紧张而又关切地望去,但却并没看到唐宋的身影,他不由得又紧张了几分。

    所有考核弟子均被武华道宗的弟子告知,站在池旁两列,通过考核的弟子兴奋地站在左侧,约有七八十人互相张望着。而被淘汰和自己放弃的弟子无精打采的站在右侧唉声叹气,情绪显得十分低落。

    程嘉等武华道宗的弟子,早已按照参加见性池考核的弟子名单一一点验完毕。索性此次考核之人并没有像考核前赵无极所说的那样,出现有人受重伤甚至残废等情况,只有少许弟子略有被池水轻微烫伤,早已被程嘉等敷上了药依然无碍。也不知历次考核有没有赵无极所说那种情况,也许只是他故意耸人听闻,让大家小心不要强行滞留池中因此而言吧。

    点验完毕后只差唐宋一人,由于和唐宋拿着对应玉牌的正是程嘉,他仔细的看了看手中对应玉牌,并无发现任何异样,那代表“唐松”并未摘下玉牌也没发生什么意外。

    也就是说,那“唐松”还在见性池中参悟,这,这小子虽然前面考核有些出人意外,但他,他难道真有那么高的悟性?程嘉入门已有两年多了,可还没听说过在此见性池中考核的弟子能在池中参悟如此长的时间的!

    从午后开始进行的考核,程嘉清楚地记得“唐松”是第一批见性池的弟子,如今虽然在此石殿内看不到外面奠色,但约莫时间外面肯定已然大黑了,估计此刻已然到了晚饭时间。

    程嘉生性谨慎沉稳,生怕唐宋出事。这,自己是否应入见性池中察看,转念一想,诶,先向赵师伯禀告过后再说,再请他老人家定夺是否应入池中察看。

    想到这儿他急忙走至高台之前,躬身一礼道:“弟子程嘉回禀赵师伯,此次参加见性池考核弟子共一百六十七人,现今考核完毕的弟子一百六十六人,均已安然出了见性池。通过考核者七十四人,自我放弃和被淘汰者九十二人,只有几人被池水轻微烫伤,业已上药均无大碍。”

    程嘉顿了顿又说道“只是此刻还有一名考核弟子唐松仍在见性池中,他所佩戴的玉牌对应的另一半正是在弟子手中。弟子已然察看了玉牌并无异样也无示警,照此推断此人应该还在池中参悟,但他是第一批池中参悟的,这时间是否也太长了些?弟子不知如何处理,是否应进见性池中察看该名弟子是否无恙,弟子不敢擅自拿主意,还请师伯定夺!”

    “呵呵!早就听说你办事细心沉稳,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必惊慌!此刻按以往考核时间应已差不多了,老夫方才见众人都已出池,但你未曾前来汇报考核结果,便察看见性池上方开启池中考核的玉牌。但见玉牌之上与四道石柱相对应的显示均已打开,而且玉牌上显示,第四根石柱的参悟还有一人正在进行之中,料也无事。按照以往历届考核的时间,若此刻此子正在参悟最后的石柱,时间也还说得过去,噢,对了!此子叫什么名字?”

    “启禀赵师伯,此名弟子名叫唐松,您这样说弟子也就放心了!不过师伯,方才弟子说了此人可是第一批见性池的,这可有不妥?”

    “哦?那倒是有些异常!待老夫再次察看玉牌!你且稍候!”说罢赵无极又向见性池中央正上方凝神望去,看了一会儿收回了目光又看向高台下的程嘉,道:“照开启池子的玉牌显示此子应该无恙,尚在参悟之中,有趣!程嘉,你且将此子的资料和前面诸项考核主考的师弟与师侄的点评呈与我看!”

    程嘉忙道“恕弟子失礼了!”纵身跃上高台,将名册和考核评语都翻至唐松那一页,躬身递给了赵无极。

    赵无极也未答话,接过名册和评语,将唐宋的资料和前面诸项考核主考之人的点评细细地看了片刻,那双鹰眼烁烁放光,右手一捋颌下三绺长髯,哈哈大笑道:“有趣!有趣得紧!此子当真如此,又将是我武华道宗百余年来又一异数,除了当年的小师弟还真不是旁人所能相媲,难道真的又是一个妖孽!哈哈!天赐我武华道宗此子!哈哈!”

    程嘉在旁听得进了五里雾中,他还从未见过这位赵师伯笑的如此开怀,不由心中好奇,没忍住便小心问道:“赵师伯,您这是,您说的什么妖孽?弟子全然不懂!还望师伯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