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王屋山上

作品:《回唐

    其实,在唐朝,道士的地位是很高的,想入道门的话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连李隆基也是司马承祯亲授法篆才成为道士皇帝的。

    李清对于这时候道教的影响并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认识,大约在老太太的意识中,入了道门,却是要比一个商贾的身份高的多,所以才没有反对。更何况,司马承祯应该算得上是这时候最为最贵显赫的道家领袖,能拜其门下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这一日李清出了洛阳城,老太太、李仁济、李瑞以及花解语等李家众人送至城外,颇多不舍之心,期间有人也悲伤滴泪一番,被老太太喝止了:

    “哭什么,清儿又不是去遭罪,能入道隐大师门下是二郎的福气,该高兴才是。”

    于是忙收了眼泪,众人上前与李清说些送别的话。李清心中确实也有不舍,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已经在李家待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老太太、李仁济、李瑞对李清是颇为照顾的,在老太太那里能称得上是溺爱了。人总归有感情,更何况李清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身边一切人的帮助都会是自己融入这个时代的助力。就连服侍自己的花解语以及其他丫鬟、仆人在李清眼里都是应该感激的对象,但是不舍涌在心头,并没有表现在脸上,李清微笑了与众人道别。

    走到老太太身边时说道:

    “放心,孙儿此去定会在师父门下好好学艺。我会常回来看看。”

    “嗯,好好跟着道隐大师学,家中不用挂念,有我在哪里用你这孩子心,更何况还有你父亲和你大兄呢。只管在山上好好学艺。”老太太安慰说。

    李仁济上前说道:

    “有时间就下山看看。”

    “是。”

    “不方便的话就让昆仑来回送信。”

    “是。”

    登车回望,洛阳城离自己渐行渐远,送别的众人已经变成了小小的模糊的身影。远望去,老太太还在众人的陪同下站在那里。

    李清挥挥手,挥别眼前的洛阳城,挥别这些日子里关心自己的人。

    马车辘辘,出洛阳城,穿过黄河,再回首,王屋山已经在自己眼前了。

    作为道教的第一圣地,十大洞天中的第一洞天,王屋山在道教中的地位无与伦比。王屋山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是九大名山之一。相传轩辕黄帝在此祈天,主峰之上有天坛,即为轩辕祭天之所。干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华夏炎黄子孙大统天下的圣地,神话中的“愚公移山”就起源于这里。

    王屋山在历朝历代都是著名的圣地,起于神话,成于道门,在道门的眼中,王屋山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又被道门称为小有清虚之天,为天下第一神山。无数的历代先贤在此修道,这时候的王屋山上除了司马承祯所在的上方院,还有奉仙观、清虚观、罗仙人观、阳台观、山神庙、太山庙等等道观。在王屋山修道的人逾千人有余,成了道家第一香火之地。

    王屋山因“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主峰天坛山高逾数千尺、群峰环绕,周围层峦叠翠、气势、山间宫观林立、人文荟萃,山中飞瀑百丈落、清泉石上流,珍禽异兽不时出没其间。

    这时候的王屋山正是山花烂漫时,山间百花绽放、五颜六色,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风景秀丽,确为人间第一仙境。在李清的印象中,后世的王屋山应该已经没有了这时候的风景,大约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使得这一仙境圣地变得平庸异常了。

    到了山脚下,李清下了马车,跺了跺脚下的土地,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满腔期待化作此时的平静。

    李清愣了一下,被人叫师叔还真不习惯。其实李清这几个月来已经算是适应了作为一个小孩子的身份,此时抬头看着一个二十来岁的成年人恭敬的叫自己师叔,心中是有些不太适应的。

    来王屋之前李清对自己在山上的生活有着很多的遐想,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颇多猜测。现在看着眼前毕恭毕敬的贞元,心中笑着想,看来以后的生活应该会不错。

    李清重新上了马车,随着贞元前去紫霄峰,一路上贞元颇为热情的与李清介绍着王屋山的情况,这座道观叫什么,那座道观有谁居住,谁在修行。

    阳春四月,一路芬芳。偶尔见瀑布闪现山间,路边泉水叮咚,一路上有数座道观隐现之间,数位道士迈步其中,甚至于偶见黄冠。

    李清颇为好奇,问贞元道:

    “山上还有女道士在修行么?”

    “是,山上有两座道观有女弟子在修行,前面清虚观是玄真师叔在修行。”

    玄真?没有印象,好像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的记载。李清心里想了想,随后也不以为意,倒是颇感兴趣的欣赏起着山间美色来。

    此后在紫霄峰待了大约三天,期间贞元每日过来伺候。李清问时,只说师祖在处理门中事物,暂时没有时间。师父吩咐过了要好生侍奉师叔。

    大约是来的那天出现的几人的缘故,不知道所谓的道坚大师是谁?又是什么来头?李清心中暗想。

    待到第四日,贞元一早过来,对李清说道:

    “师叔请移步天坛,师祖在上方院召见师叔。”

    天坛山是王屋山主峰,峰顶宫殿建筑密布,是为上方院,这是司马承祯平日修行居住之地。

    最前面为三清大殿,同样供奉有道家三清真人。

    司马承祯在后面的居所接见了李清,穿的是平日的起居常服。李清进去时,司马承祯正与弟子们在房间中闲聊,见李清过来,笑着说道:

    “来,过来见见你几位师兄。”

    随后李含光与李清介绍了在座的几位师兄弟。那日在山下迎接的人是玄远、俗家姓王,名叫王知远,随司马承祯修道后更名玄远。其余在座的也都是玄字辈的弟子了。

    李清上前一一见过,口称师兄。其实这时候李清还没有正式的拜师,算不得真正的司马承祯的徒弟。但在座的众位依旧能看出司马承祯对这位小师弟的关爱,大约也都知道李清算是司马承祯的关门弟子了。

    具体的清规戒律大约会在正式的拜师仪式以后再与李清提起,此时蹈话显得有些随意和随和。

    “坛蘸、布道、符箓、禁咒、占卜、祈雨、圆梦、躯疫、祀神,你想学哪样?”司马承祯笑着问道。

    “啊?”不是说教授武艺的吗?李清心中惊讶道。作者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