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初步的成效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职工培训是第一时间展开的,直接抄用市钢厂的培训教材。

    市钢厂虽然现在的劳动纪律很散漫,但作为市里重点扶持的大型国企,表面工夫要比的乡镇企业漂亮得多。

    徐溪亭、赵东、徐闻刀以及潘成等从市钢厂跳出来的工程师,对市钢厂的培训教材很熟悉。他们平时在市钢厂也承担起普通职工岗位技术的培训工作,到梅溪钢铁厂也是沾手即来,不需要什么过渡期。

    赵东、徐闻刀、潘成等人,也通过培训,跟一线工人迅速熟悉起来。

    劳动纪律及全厂消防及安全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培训,原计划只安排了三天。

    不过,一线工人大体都通过考核,足足用了十天。还有几个人实在通不过,就给沈淮直接踢到镇综治办当环卫工人去了。

    虽说职工的水平很参差不齐,但梅溪钢铁厂必须要承担起解决周围农村就业的责任来,有些问题必须要自身去消化。

    利用夜间培训,要求严厉到苛刻的程度,是钢厂职工之前所没有经历的,但参加培训,就能补足这前三个月欠发的工资,通过考核后,还能以双倍工时计算加班工资,正式就岗再提两级工资,就算觉得很辛苦,职工们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钢厂的职工,什么时候见过双倍工时的加班工资?九三年,国内连一部正式的劳动法都没有。

    要说有抱怨,就是胡志刚这一类的人。

    胡志刚推荐担任特别助理,工资紧跟着上调了两级,但作为管理团队的预备成员,拿沈淮的说法,加班是他们对钢厂应当有的贡献。

    故而二十六人的管理团队,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十一、十二点,也轮流安排在钢厂值夜,然而一毛钱的加班工资都没有。

    整个管理团队,除了全方面的参与生产整顿之外,还要负责培训普通工人的任务。自身的能力也有种种欠缺,需要边干边学,十分的辛苦,但在沈淮碟腕治厂方针之下,要不想给踢出去局,大家就只能咬牙坚持。

    钢厂目前员工严重人浮于事,产能的潜力也没有办法很快的就挖掘出来,不过沈淮还是不断通过徐溪亭、赵东、徐闻刀、潘成,甚至有时候通过熊文斌出面,从市钢厂拉人过来。

    对市钢厂过来的工程师及技术工人,沈淮一律开出其在市钢厂收入双倍的基本工资。没有办法,梅溪钢铁厂的技术力量太薄弱,而要靠自身培养出足够多的合格工程师跟技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市钢厂的年产量是梅溪钢铁厂的二三十倍,员工人数是梅溪钢铁厂的近十倍,中级以上的技工及工程师团队,有好几百人。这是市钢厂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底子。

    沈淮这时候不挖市钢厂的墙脚,挖谁的?

    梅溪钢铁厂在东华钢铁行业里,情况很糟糕,然而就是因为轧车一事,很多在市钢厂得不到重用的技术人员及工程师,甚至不加工资,也愿意降格进梅溪钢铁厂。

    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梅溪钢铁厂三条生产线以及公用工程及机修仓库等部门,技术力量都得到很大的加强。

    初步的生产整顿,交给徐溪亭、赵东他们,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沈淮虽然有参加,但他前期的主要精力,则是清理钢厂当前的财务状况。

    不过,整个生产状况的有效改善,是所有参与生产整顿的管理人员,都能切实感受到的。

    不是简单的说职工都变得遵守纪律,在铁腕政策下,每个人都能照规模穿工作服、劳保鞋、戴安全帽,杜绝了翘班、抽烟及上班赌博、偷卖钢厂物资等严重违纪现象。

    其他生产及销售上的数据,统计周期较长,半个月的时间,还叫人看不太多明显的改善,但是每一炉钢坯成材率,是沈淮要求每天都要计算上报的。

    这也是最直接反应生产线整顿成果、生产管理质量是否得到改善的数据。

    沈淮整顿生产前后,钢坯成材率由最初的不足80%,在短短半个月里,仅仅通过加强劳动纪律,在关键的技术岗位上补充进从市钢厂招募来的技术力量,就稳定在84、85%以上。

    这意味着,即使其他条件不改善,在没有其他投入的情况下,钢厂一年的钢材销售额也能净增加五六百万之多,这也是净增加的利润。

    只要这种整顿能持续下去,使得钢坯成材率达到市钢厂当前89%的水平,梅溪钢铁厂就能成功的摆脱亏损的局面。

    关键是市钢厂89%的钢坯成材率这个目标,并不难达到,也可以说是生产整顿早期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在沈淮接手梅溪钢铁厂之初,包括徐溪亭在内,几乎钢厂所有的管理层,都不认为沈淮有挽救钢厂的能力,更不要说相信他能带着钢厂走上腾飞的轨道上。

    毕竟沈淮太年轻了,仗着有后台,姿态异常的强硬,也就叫大家误以为他是一个刚愎自用、傲慢自大的。

    这种人,就算智商再脯后台再硬,没有实际的工业管理经验,更可能带着钢厂坠入更深的深渊。

    然而短短半个月,沈淮在铁腕治厂的强硬姿态之下,所表现出来的超高管理水平,以及对生产梳理的精通,不要说原管理层那些半吊子,便是徐溪亭、赵东、徐闻刀等对钢铁工业认识极深的专业人士,也都叹为观止。

    当然,没有比直接钢厂扭亏为盈的希望,更振奋人心的。至少此时此刻,坐在会议室里的众人,都打心底承认沈淮有着挽救钢厂、带领钢厂腾飞的能力。

    “钢厂在半个月里,就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就算在熊主任面前,我也要说,沈厂长的水平,不比当年熊主任治理市钢厂里差半分。三个月之内,我们有信心能达到钢坯成材率跟市钢厂看齐的目标。这个应该已经很鼓舞人心了,沈厂长,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们减减压啊?”徐溪亭开玩笑的说道。

    沈淮岔开的心神给徐溪亭的玩笑话拉回来,笑了起来,钢厂情况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与其说他的能力过硬,不如说钢厂的底子太烂,所以稍加整顿,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至于以市钢厂为目标,沈淮心里也是笑笑。

    市钢厂就以管理水平来说,在国内连三流钢企都未必挤得进去。要是仅以现在的市钢厂管理水平为目标,也太看不起自己了。

    不过梅溪钢铁厂的底子太差,压力太大,反而容易出现其他的意外情况。

    沈淮笑道:“管理人的值班还是照旧,其他人员明天就正常休息,我明天也有事情……”

    赵东知道谭启平明天到东华来赴任,这是沈淮不能缺席的,他们也是半个月才捞到一天的休息。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