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鹏海贸易的税源

作品:《重生之钢铁大亨

    (新的一周,第一更,求红票)

    郭全进门来,沈淮弹了根烟过去,要他拉把椅子过来坐下。

    沈淮把他由镇上协调,解决杨海鹏资金的想法,跟何清社、郭全说了一遍,临了说道:“鹏海贸易,要做钢厂的一类经销商,不过资金上还有些缺陷。我想,要是鹏海贸易能在梅溪镇注册,工商税费都交给梅溪镇,镇上是不是可以出面协调一下贷款的问题?”

    杨海鹏把自己的名字前后颠了个次序就当公司名,叫沈淮相当的无语。

    何清社倒也不怀疑沈淮在这种事里有什么私心,沈淮真要循私的话,完全可以决定让鹏海公司先拖着钢厂三四百万的货款暂时不用支付,绝对要从银行贷三四百万的款子、还要少支付高额的利息来得强……

    钢厂目前不宜再贷款增加财务成本,主动帮忙给经销商贷款,由经销商跟钢厂现款交易甚至预付货款,实际上都能缓解钢厂的资金——这里面的好处,沈淮略加解释,何清社也能想明白。

    沈淮吸了一口烟,将烟灰弹落在玻璃质的烟灰缸里,说道:

    “我到梅溪镇工作也有大半个月,除了钢厂那里,梅溪镇的其他工厂企业,我也大概了解一下,基础很薄弱啊。镇上的工商税这一块,这两年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增涨,老何你肩上的压力不少吧?”

    “咱守着门说心底话,出门就不认,”何清社还以苦笑,说道,“很多数据都可以造假,生育啊,工业产值啊,什么的都好造假,唯有税收,特别胜商税费,很难造假。乡镇报什么数据上去,相应的税款都需要实际上解到县里,然后才会按照一定比例返回给镇财政……”

    说起这个,何清社是一肚子的苦水,以往他在梅溪镇抓不住什么权,但要挨训、遭罪的事,杜建就把他顶上去,他作为镇上,却又没有办法完全推脱掉。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造假,”何清社继续说道,“以前,钢厂的效益相对较好,资金也相对活络,镇上税收完不成,就从钢厂抽一笔款子补上去。等着县里返回,再补回去。就算有些短差,就算是钢厂向镇财政上缴的盈利,反正都在集体的口袋里。现在镇上财政是大包干,县里也不对梅溪镇提什么指标了,所以也不怕完不成税收指标会丢乌纱帽。不过呢,这两年物价涨得厉害,梅溪镇的税收涨不上去,每年就税收及非税收入,就保持在六百万左右,又不能短缺了哪一项开支,手就紧了啊!”

    “也是,”郭全说道,“其他不说,就是人员的工资福利,这一两年都没有怎么涨,就怨声载道。不要看现在离年尾还有小三个月,镇上就有人在讨论年终金了……”

    “鹏海贸易注册在梅溪镇,每年能直接给镇上带来的教育附加及城建税,可能也就五六万元。这个数字是不大起眼,但鹏海贸易既然注册在梅溪镇,那就要从梅溪镇租地租楼,就会给镇上带来比较可观的租金收入。运输公司的营业税种,应该是完全归划镇上的收入吧?”沈淮有些不确定的问郭全。

    “对,”郭全精通财税,说道,“钢厂从钢材运输一项上去看,衍生出来的税源,大约能有二十来万。不过运输队通常都没有什么注册地,只要有税票证明完税,在哪里交税都一样。要是鹏海贸易能保证,跟他靡钩的运输队,都在梅溪镇完税,也是相当可观的……”

    沈淮说道:“我算得没有老郭这么细,但也知道鹏海贸易设在梅溪镇,是能给镇财政带来一些改善,也能促进就业,这也是我希望由镇上出面去协调贷款的主要原因。乡镇要拓宽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还是要主动去扶持个体户及企业的发展……”

    杨海鹏得沈淮吩咐,倒是很早就到镇上,还特意去钢厂先找赵东。

    接到电话,沈淮就让杨海鹏跟厂财务科长钱文惠一起到镇上。他与何清社表示支持,但具体的公关工作还是要杨海鹏亲自去做,镇上跟钢厂这爆由郭全跟钱文惠配合……

    赵东还要主持生产上的整顿,正常工作时间根本就脱不开身。

    杨海鹏赶过来,除了钱文惠陪同外,熊黛妮也在。

    还有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是杨海鹏的合伙人,今天紧跟着过来,也是要看一眼杨海鹏在梅溪镇的关系是不数硬,以确定要不要把家底都拿出来入伙。

    “怎么,黛妮姐你这是到鹏海贸易上班了?”沈淮看到熊黛妮,还颇有意外。

    “还不是周明怕你们反悔……”熊黛妮有些不好意思见沈淮,倒不是为昨天把胸压他手上的事,主要还是觉得太着急了。

    “……”沈淮见熊黛妮新婚还有着少女的扭捏,只是抱头笑了笑,跟何清社介绍道,“熊黛妮是熊主任的大女儿,也是鹏海贸易的员工。哦,对了,熊主任过些天就要负责市委办的工作……”

    “哦,”何清社没想到跟杨海鹏过来的这个长相甜美的,竟然有这个来头,有些惊讶,主动而显得有些唐突的伸是有老茧的手,去跟熊黛妮握手,“熊请坐,请坐……”

    轧车事件,熊文斌代表市委出面协调,何清社很有印象,记得熊文斌当时还是市政研室副主任,没想到就要出任市委办主任了。

    何清社在上头要说有关系,就是刚调任市体委主任的陈兵,虽说也是正处级,但说到风光跟权势,是完全不能跟市委办主任相比的。

    何清社还在想,沈淮为什么要如此替鹏海贸易出这把力呢,原来熊文斌的女儿在这家企业里,但转念又闪过一个念头,昨天东华发生的最大事情,不就是新市委书记谭启平正式到东华上任吗?不是还在电视里发表了讲话吗?

    市委书记谭启平的到任,而熊文任就即将由研究室副主任上调负责市委办工作,而沈淮又提前知道消息——这里面意味着什么?

    难道当初在轧车事件上,市长高天河都被迫低头,是谭启平在背后施加压力的原因?

    何清社这时候才算是恍然大悟:轧车事件就发生在谭启平正式上任前半个多月,原来熊文斌跟沈淮他们,在那时就已经是新市委书记所圈定的人物了。

    大家都早就知道沈淮背后有强力的权势人物撑着,何清社也知道,但一直都猜不到是谁,这时候在沈淮明显的暗示下,识得谜底,何清社都有些替杜建可怜:这个可怜虫真是翻不了身了,竟然妄图跟背后有新市委书记撑腰的沈淮斗,这不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更俗[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