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反思

作品:《剑道长生

    今年的年比大概用了半个月时间,至此终于正式结束了,常昊也长舒了一口气,他在这次年比中得到了太多的收获,急需要回去消化。

    所以等主持比试的筑基期师叔将获得前十名的的弟子一一奖励之后,常昊便和众人一起离开了这“试剑台”,“试剑台”周围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一场年比,将常昊身上的很多问题都了出来,原本常昊还没有特别在意这些,直到这次年比过后,他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纠正和改进。

    因此,他一回到自己所住的竹楼,并没有立刻去提升修为和修炼剑术,而是开始反思自己这么踏入修仙界这么多年来的各种情况来。

    希望能够将所有的缺陷和漏洞一一理顺,然后一举全都改正过来。

    因此常昊将竹楼门一关,重新开启了禁制,然后闭目反思自己身上的缺陷,就从踏入修仙界开始思量起,不一会儿,常昊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缺陷实在是不少。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他缺少一种宗门弟子风范和思想。

    在平时的修炼中,常昊还保留着很多散修才有的恶习,譬如平时喜欢独来独往,对宗门师兄弟之间的交流不怎么放在心上,修炼起各种法诀剑术起来也喜欢自己一个人独自琢磨,根本不会想到和宗门师兄弟一起商量。

    虽说每一个修士都是修仙路上寂寞人,但是修仙也还有修仙四要“财侣法地”之说,其中的侣,就是指同道之人,更多的就是指同一个宗门里的师友。

    修仙界之所以会存在一个个的宗门,一开始都是修士们为了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切磋而产生的,然后就行成了宗门的形式。

    因此宗门弟子之间大多都是守望互助,这也是在“试剑台”上之时,庄文华和田地都不约而同地给李天策和常昊喂招一样,因为他们修为和剑术相交来说就比较高一些,所以才有义务和心情来指点自己的师弟,而这些行为也获得了宗门前辈的认同。

    而常昊却仿佛始终没有适应他宗门弟子的身份,每天都是独自刻苦修炼,很少和外界交流,虽然刻苦修炼没有什么错,但是没有旁人和高手的指点,很容易就走错了弯路。

    也就是说,常昊虽然有几分生死相争的经验,但是和人比法斗剑的经历却比较少,只偶尔参加过几轮年比,然后就是在心一剑派之上击败罗浮派的荆重了,就连这一场比试都是用了险招。

    比法斗剑的经验比较少同时也让常昊的剑术进步比较慢。

    当然这也和常昊的散修鞋有关,他很少接取宗门任务,也很少和同门师兄弟之间互相切磋,几乎都是在自己刻苦修炼,因此才导致剑术经验比较少,从而让他的剑术进步比较慢。

    毕竟任何剑术不是闭门造车就可以完全修炼成功的,就算是宗门的那三套基础剑术也不例外。

    想到这儿,常昊才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他现在修炼那三套剑术的进度越来越慢了,就是因为他实际的剑术经验太过薄弱,已经支撑不起他继续修炼下去。

    所以他应当多增加自己的剑术经验,多和一些宗门弟子相互切磋,这样才能够将平时修炼剑术时所走的弯路都慢慢矫正过来,继而使自己的剑术进境一日千里。

    而这些却又统一在常昊将自己的身份角色定位在宗门弟子这个大条件之下,这样他便可以接取不同的任务来历练自己,增加自己的底蕴。

    同时也应该对宗门长辈的讲法传道认真去听,从而对自己以前的修炼差漏补缺。

    常昊思量了半天的时间,终于将自己以前的主要两个缺陷全都找了出来,当然,他身上并不只有这两个缺陷,还有不少的问题,只不过都能够统一在这两个缺陷中。

    而这两个问题,无论是身份角色的变化还是剑术经验的积累,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全改正弥补的。

    所以常昊深吸了起一口气,暗中下了决定,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要尽他最大的努力来增加自己的底蕴,无论是修为和剑术,然后再试着参加两年后的外门弟子小比。

    就算不能夺取“筑基丹”也没有什么关系,参加外门小比对他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历练,反正他手中也有一颗“筑基丹”。作者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