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双方调兵遣将
作品:《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东京(河内)郊外的战斗结果,让城内一片大乱。占领东京以来,越南的军望风披靡,四处溃逃,法军犹入无人之境,风光无限,哪想到会突然吃这种亏。海军上尉费阿希临时作为东京守军司令,指挥防御。
费阿希首先把分散在其他各处的人,全部集结在东京城,强迫数千越南人加修城墙,储备粮食和药品,并在城内实施戒严,同时向西贡求援。
但是还好,黑旗军并没有趁机进攻东京。
在这一点上,战前丁云桐就有过考虑,要把东京拿下来,其实并不难,只要在法国援兵来之前,把冯子材等各师全速压过去就行了。
但这有什么意义呢?关键要给予法国的有生力量以大量杀伤,才能迫使法国坐上谈判桌,而不能执着于一城一地的争夺。占据东京,会远离中越边境,补给不利,不如等法军主力过来,再迎头痛击。
东京郊外的这场战斗很快产生了的影响。
在北京,丁云桐仔细观看邵友濂的报告,感叹法军的强悍,对方还不是正规陆军,这样以多打少的偷袭围攻,伤亡还大于对方,可见素质之高。
他知道,事实上前世法军的单兵拼刺能力就是世界最强,日本维新后开始学的就是法国,这种对白刃战训练的重视,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日本陆军。法国此时虽然还没有像格朗迈松那样提出“进攻学派”,不过“战争胜负不靠大炮靠刺刀”;“在哪里发现敌人,就在哪里发起进攻,至于敌人考虑什么无关紧要”,诸如此类的思想已经很普遍,这种战法也极其类似前世的日本陆军。
但是在重机加铁丝网组合出现以前,这种战术还是很有效果的。所以对于这个结果,丁云桐毫不意外。
另一方面,法国也终于明白了,原先认为凭借着小股力量就能征服整个越南,现在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一百多名法国人的死,也极大的刺激了法国人的民族情绪。在议会里,在报纸上,只有一个声音:应该为那些光荣的牺牲者报仇,应该使国旗所受的损害获得补偿。
1880年7月29日,法国议会几乎全票通过了,为在越南的军事行动,追加550万法郎的拨款。
之后,法国一边集结运送远征军的船只,并调集各个地区的军舰,前往越南方向。
另一边则命令交趾支那当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到战场去,同时任命交趾支那驻军司令波滑为东京的指挥官。
1880年8月2日,夜,北京。丁云桐在不停的踱步,军机处的一众大臣在争论,要不要下决心与法国开战。
李鸿章是反对蘸“无论如何,黑旗军名义上并不算我国军队,外交上还可转圜。但一旦开战,就没有退路了。法国乃是欧洲大国,万不可轻启战端啊,依微臣看,不如请他国出来调停为是。”
“法人得寸进超占了越南,必然窥伺广西,到时仍旧还得战,还不如现在拒敌于国门之外。”这是左宗棠。
“法人骄慢,视越南为囊中之物,今黑旗军一战,可见其名不副实也。只要我大军奋力前驱,必能战而胜之,将法军尽数逐出越南。”张佩纶也是慷慨陈词。
而法军若要向北推进,有两条路线可选。
往西北方向,过怀德府,经山西,沿红河而上直到保胜,然后就是中越边境。往东北方向,越北宁,过谅山,便是同登,后面就是镇南关。
如果黑旗军防御得力,我军能顺利就位,那么按计划我军将分为东西两犀黑旗军以及越南黄佐炎军驻守西线怀德府,第六师驻扎山西,策应其后方。
第三师驻守东线北宁,第一师和聂士成独立团驻谅山。
另外第四师驻扎太原,防御东西两线的中间地带,并准备随时策应两边。”
“我军为何要在北圻构筑防御,为何不快速南下,趁法国大军尚未赶到越南,一举占领东京呢?”问话的是三师一旅旅长王德榜。
冯子材点点头,示意袁世凯坐下,然后说道:“此番作战,非只靠死力而已,需要动脑筋。尽快拿下东京,或许不难。
但法军并未遭受什么伤亡,仍然会卷土重来。更糟糕的是,法军若是转而攻击别处,在我国其他地方登陆,而我们碟路还未完全造好,运输不便,到时候就麻烦了。
还不如将其主力逐渐吸引过来,利用越南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将其重创,岂不更妙?因此,我等且深挖壕沟,做好工事,且等法军过来再做计较。
实不相瞒诸位,这般打算,还是皇上指点于老夫,仔细想来所言不虚啊。
现在关键是黑旗军能否顶住。”
众将称是。
与此同时,法国陆海军也在向越南大规模集结,由于之前黑旗军的战斗,名义上陆军并没有参与,所以中法表面上还没有开战,只是心照不宣的拼命备战。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整个中南半岛东侧呈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在北方的山岭中,数以万计的越南民夫被组织动员起来,疯狂的修建工事和堡垒,而陆军也在源源不断的越过中越边境。
法国从本土和殖民地调集的大批部队,正从法国统治下的各个港口启航。
大战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