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黑幕

作品:《煤老板儿子的校园生活

    在煤检站工作,一个普通职工,一年挣十几万轻轻松松。

    一个班一天大约有5万元“黑水”入账,站长一半,副站长和其他工作人员平分另一半。在临汾,花一百万元攻关,煤检站的站长都不一定能当得上。临汾的知情人士说。纠风办、煤运稽查队等对此现象严查多次,但煤检站已经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络,他们根本撼动不了煤检站暗中搞的动作。在临汾,公安系统有个大队专门处理与煤矿有关的案件,其被坊间称为“黄金大队”。

    在煤检站工作是一项美差。在山西本地,有些煤检站的工作人员进行赌博时,其赌资是“值班的资格”——尤其是夜班。因为值班就意味着有钱赚。

    2007年4月1日,山西省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目前,此基金仍由税务部门委托煤检站代为补征。然而,在大同某煤检站,有的车拉了六七十吨,但煤票却只开34吨,而有些车拉了160吨,煤检站却按16吨收费。

    一般情况下,过煤站时候都是一溜车,常常是10多辆,如果真的按照规定交钱,老板肯定赚不了多少钱的。那内幕是怎样的呢?一般都是老板先去找一个本地的专门‘送车’的,送车的人都是和煤检站的负责人联络好,不开票直接交点钱就行了。

    运城河津一位长期运煤的司机们有一句顺口溜:煤站煤站,两天一万。

    有一个司机谈起自己的一次找“送车人”经历:[送车人正在玩麻将,当时告诉我把钱和车号留下,你们直接开过去好了。]

    关于煤检“油水”的最大传闻就是“赌一班”,所谓‘赌一班’就是谁赢了谁就上岗多值一个班,那里面全是好处。

    在小q车上去不到20分钟后,山上面隐隐约约的响起了沸沸扬扬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是一群人追着什么吼打。许世杰一歪脑袋,对陈曾道:“打起来了?”

    然后看到土窑外面,很多村民们从家里出来,急匆匆的朝山上跑去。

    陈曾道:“赚我们也上去。”

    山腰处的山道上停着一辆小q车,再往上,地面上是一根横木。而往下,两三百米的地方,围着很多人,那两记者没跑远就被逮住了。正有村民们从更远的地方跑上来看热闹。

    两根铁管碰撞,双方的手心都被震得发麻,那汉子退了一步,手心有些松动,握了握。可陈曾丝毫没有停留,根本没感觉的样子,冲上去继续开打,汉子不敢相信一个小伙子竟然这么猛悍,急忙上去招架,空挥了几下,又是叮的一声,这下汉子碟管给震得脱了手,陈曾借机飞起一脚踹在他胸口。这时候八儿放倒一人后,上来帮陈曾。两个年轻人敌对一个中年人,二者不约而同,一起出的手。汉子想用肘臂招架破风而来碟管,可一想感觉不太好,急忙退步,可仍然没有幸免,两根铁管打在了他身上。不给他喘息的时间,陈曾和八儿进一步上前,八儿索性扔掉武器,跳过去搂住汉子的脖子,迅猛掸膝盖狂顶。那汉子不断用手招架,可有一下没有招架住,被顶到了鼻子,这一下后完全招架不住了,不知道被顶了多少下,鼻血流得跟月经似的。八儿见他没有了还手之力,一脚将他蹬开。回头看了看陈曾,陈曾此时候眼神冷漠,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八儿会意。

    那汉子坐在地上捂着鼻子,手缝中不断往下滴血。八儿上去一脚将他踹倒,抓起他的脚腕,拉着就走。

    的那些手下看见老大被打成这样,哪还有抵抗的士气,几下子就被杨哥和郑阳他们放倒了。郑阳见陈曾和八儿玩得这么high,迅速撂倒面前的人,笑着来到陈曾身爆“哇靠。”喊道,“八儿,别跟他讲面子!”

    汉子身体重,力更大,没有拉了5米,T恤背后就空心了。他挣扎着,想求饶,出于放不子,所以吼道:“放开!不想死就放开!”八儿回头道:“你说什么?”他最听不惯的就是这类话。汉子怒道:“老子叫你放开。”

    “郑阳!上来帮忙。”八儿喊道。

    郑阳看了看陈曾的意思,陈曾点了点头。郑阳嘿嘿一笑,跑了上去。两个人各抓着一条腿,“小时候溜过土坡没?今天让你回忆回忆童年”说着就拉着汉子跑了起来。

    听着那凄惨的叫声,陈曾不想再去看。他来到那个快要晕过去的记者面前,将他扶起来,说道:“以后不要再来这里,你们没有背景,不适合在这里生存。这里的本质,就是黑社会的战场。”陈曾回头招呼另一个看得发愣的记宅道:“你还愣什么?还不带你的同伴去医院。”

    “嗯嗯。”那记者跑上来,从陈曾手里接过同伴,“谢谢。”眼神中流露着敬佩之意。扶着走了,上了那辆小q车,掉头开走。

    陈曾看着八儿他们,喊道:“绕了他吧。”郑阳甩开汉子的臭脚,骂了一声,和八儿走下来。

    周围的一群人中,有两个老头,陈曾看了看张方子和刘健,然后向那两个老头走去。张方子和刘健会意,拿着摄像机跟了过去。

    “两位是大队的吧,那,哪位是村长啊?采访一下。”陈曾看着两老头,似笑非笑的问道。